2024-2025学年(上)南通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其关键的措施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一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让我们回到了(   )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越

C.抗美援朝   D.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3、他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他是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范旭东

4、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广州

C.澳门 D.厦门

5、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该诗句表达了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6、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不包括

A.民主 B.民族   C.民权   D.民生

7、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下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8、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B.都建立了政权

C.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D.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9、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此暴行发生在

A.日本侵华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0、《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开放通商口岸

11、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工业化的起步

D.“大跃进 ”

12、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民党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B. 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C. 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D. 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

 

13、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史称“癸卯学制”。由图可知,癸卯学制(     

A.与传统书院教育无异

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C.重视初等教育,忽视高等教育

D.学制设置合理,可实施性高

14、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合作社等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设(     

A.体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B.形式不仅多样,并且重视实效

C.有利于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

D.为中国近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15、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能够说明材料中加快的主要表现是

A.洋务派创办近代工矿企业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洪仁玕著成《资政新篇》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6、1949年1月,获得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A.北平

B.锦州

C.南京

D.上海

17、下边图中的现象出现在

A.土地改革运动期间

B.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

C.“大跃进”运动期间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18、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从此图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B.国家把轻工业和医药项目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C.国家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及军事工业

D.我国工业各项目得到均衡协调发展

19、下列各项可为研究“小岗村引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最有价值的史料是(     

A.18户村民签订的《承包责任书》

B.小岗村村民回忆录

C.电影《十八个手印》

D.小说《小岗村的故事》

20、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的是(     

A.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B.乘轮船火车出行

C.观看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D.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孙中山在《申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合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判断对错)

 

22、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_____,采用____练兵。____利用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_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23、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______”的洋务运动;“______”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24、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克服1959-961年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_____

25、____________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1949年4月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共____________年的统治。

26、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27、读图回答问题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_____年,达_____人罹难遇害。

28、抗美援朝战争中,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_逐步在个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0、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

(2)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84年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该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2)《马关条约》签订于哪次战争?马关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3)《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影响是什么?

3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为什么《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3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了可喜成就,你知道的重大成就有哪些?请你列出至少4项成就(包括时间)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就是要强调反映局部抗战期间东北、华北、上海等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把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连接起来,以完整地论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

——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回答:材料认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