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武威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

①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②美国出兵占领台湾

③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武装进攻

④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 )

A. 戈登   B. 华尔   C. 义律   D. 西摩尔

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反映的是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新文化运动

D. 红军长征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A.上海

B.武汉

C.广州

D.北京

5、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成功收复新疆的大臣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

6、下表是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著作的汇总表(部分)。他撰写这些著作的主要目的是(     

著作名称

发表时间及报刊名称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7月《言治》季刊第3册

《俄国革命与文学家》

7月《言治》季刊第3册

《庶民的胜利》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A.阐述实业救国思想

B.记述五四运动史实

C.揭露清朝黑暗统治

D.介绍俄国十月革命

7、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面史事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②五四运动中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

③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五四运动是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条约在这里签订,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A. 北京

B. 天津

C. 南京

D. 重庆

9、20世纪初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鲁迅、李大钊等人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革新运动。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B.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民主思想得到彻底的洗礼

10、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后,国家通过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1、下图内容属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假如你生活在中华民国时期,你可以看到或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

穿中山装或旗袍  多数男子无辫子  照相  上网查资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起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以下属于材料所指“杰出人物”的是( )

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陈独秀

14、历史兴趣小组要考察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所要考察的地点应是( )

A. 长安   B. 大理   C. 敦煌   D. 拉萨

15、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应采取的方式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公私合营

C.全部私有

D.全部公有

16、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将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17、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8、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A.走上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经济特区

19、1895年春,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赔款白银2亿两的消息传至北京,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这些应试举人听到的消息是

A. 邓世昌壮烈牺牲

B. 《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20、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百团大战   D. 重庆谈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刊物或文献名称。

1)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______

3)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______

4)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时颁布的文献——______

22、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

(1)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______

(2)太平天国运动中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______

(3)清政府建成的新式海军中规模最大的舰队--______

(4)1899年向英、俄、德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的国家--______

23、标志:宣告__________________成立。

24、戊戌变法的影响: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______、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6、实现中国梦需践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_____

27、《新青年》的创办者是________

2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9月制定的《______》,______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9、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相关的地名。

(1)目前,汽车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一五”计划期间第一个载重汽车制造厂在

(2)它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它是

(3)它很美丽,既是我国最早被迫开放,同时又是最早主动开放的城市,它是

30、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39年6月,收缴鸦片,当众销毁——

(2)1927年8月,周恩来等,武装起义——

(3)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等实行“兵谏”——

32、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改革开放最初开始于哪一次伟大的转折?

(2)改革最先是从农村还是城市开始的?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3)对外开放最初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现在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有什么感悟?

33、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向西方学习,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的历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时期,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出了什么口号?洋务派在教育上有何举措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从此什么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4)新文化运动中,“Democracy” 和“Scie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频率较高,你知道它们的中文含义是什么吗?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讲话

材料二: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时说:“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我们不是清政府。如果到时还不收回(香港),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代。”

材料三: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首次将“九二共识”写入报告。2013年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面。港媒认为:此次“习连会”承先启后,对正处关键时期的两岸关系有推进作用,相信“习连会”将创造新的契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真诚企盼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

(1)材料一中的“中国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其开创者是谁?

(2)邓小平提出的什么伟大构想解决了材料二中的问题?该构想最初是想解决哪里的问题?

(3)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中提到“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有哪些?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做出哪些努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