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同学在上历史课时记下了如下几个关键词,可以看出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代表大会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C.追寻中国梦、探索富强路
D.思想引领时代潮流
2、据下图,2012—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变化,可知
A.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
B.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C.对外开放的目的发生改变
D.“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
3、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可以无限制连任 ②废除《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会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②① D. ④②①③
4、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5、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构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由邓小平首先提出并反复阐述的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一个“伟大创举”,是“最有天才的创造”,是一个“开历史先河的伟大构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B.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和香港问题
C.和平方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式
D.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才考虑解放台湾
6、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旗下淘宝网是中国消费者首选的网上购物平台。阿里巴巴的成功说明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 )
A.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B.能源技术的发展
C.互联网服务业的发展
D.航天技术的发展
7、“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一—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1979年元旦的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邓小平的理由是
A.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B.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D.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从麻木不仁的清王朝手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俄国
D.葡萄牙
9、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
B.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C.解放和发展了农科生产力
D.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10、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 )
A.福州船政局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安庆内军械所
11、对比学习法是学习历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同学在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相同点时总结了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结束分裂状态实现了全国统一
B.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集权
C.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重大举措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某些举措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12、一首歌往往反映出一段历史,以下歌词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B.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
C.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期间的主要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②创办《时务报》
③“公车上书” ④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④①
14、下列人物曾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的是( )
A. 孙中山 B. 陆皓东 C. 徐锡麟 D. 秋瑾
15、《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抗日战争胜利
B.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16、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黄花岗起义
D.义和团运动
17、假如你是1952年的中学生,下列现象或活动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奔赴朝鲜战场
B.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C.全国各界都在欢庆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D.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建国三周年的庆典活动
18、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人物是( )
A. 陈独秀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19、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学会和学堂,宣传变法思想,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局面,这反映了戊戌变法( )
A.带来科学技术进步
B.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C.推动中国报刊产生
D.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20、改革开放中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的是(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公私合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填空题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等组织发展而来,其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____”的口号。
22、“1760年—1840年英国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采矿工程师史蒂芬孙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运输。”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指的是________,人类从此跨入“________”时代
23、变法图强为目标,挽救危亡看康梁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________;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________。
25、《__________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庞大,主权丧失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6、为了避免“文化大革命”一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
2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请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我国时代的变迁。
(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且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3)1966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装备地对地战略导弹,其主要任务是 。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
28、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
(2)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3)在中国近代史上,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的条约是 。
(4)在中国开设使馆界的不平等条约是 。
29、一座老城,一段旧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在这里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放了近代史上第一批通商口岸,这里是指 ______ 。
(2)在这里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诞生了。这里是指 ______ 。
(3)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首先从这里开始。这里是指 ______ 。
(4)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指 ______ 。
30、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发现青蒿素,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____。
31、观察下图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所在地
B.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所在地
(2)据图指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
3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为什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无法成为太平天国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3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在屈辱中抗争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一巴掌”是谁打的?签订了什么条约?
(2)“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哪一场?此场战争中侵略者在哪里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3)如图为德国颁发的“为了胜利的战斗——中国战事纪奖章”,奖章将德国通用货币的图案“鹰抓蛇”改为“鹰抓龙”,侮辱中华民族之意昭然若揭。“中国战事纪奖章”所纪“战事”是哪次战争?侵略者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34、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激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材料一: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京)正式宣布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1)写出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事件。试分析这则材料所述的事件给中国抗战带来的的影响。
材料二:坚持华北游击战,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多打小胜仗,兴奋士气,用以影响全国......克服危机,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
——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1937年11月13日)
(2)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的抗日策略是什么?列举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
材料三:七七事变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英勇奋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把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会战?写出把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战争名称。
材料四: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4)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