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南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

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2、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汕头市龙湖片区试办经济特区,这属于下面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哪一阶段?(       

A.有重点开放阶段

B.由点到线阶段

C.点线面结合阶段

D.全方位开放阶段

3、小军同学最近从市场上收藏到一枚旧银币,银币正面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字样,那么银币反面上的人物应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袁世凯

4、他在与英国人较量过程中,既表现出御侮的民族气节,又表现出接纳新知识的开明。他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代表作有《四洲志》,他是(     

A.魏源

B.林则徐

C.左宗棠

D.严复

5、光绪皇帝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

A.邓世昌

B.丁汝昌

C.林则徐

D.左宝贵

6、曾经的内蒙古“轻工业皮毛匠,重工业钉马掌”,如今的内蒙古“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一通,转换时空。”内蒙古自治区的巨变得益于实施(     

A.计划经济体制

B.中国梦宏伟蓝图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青藏铁路开通

7、1954年,周恩来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应该面向(       

A.国家主席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最高人民检察院

8、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9、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有(       

①黄继光                    ②邓世昌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清朝末年,有人想加入某组织必须手写盟书并举手宣誓:“联盟人某省某府某县人某某某,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这个组织是(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11、下图报纸《申报》创办于1872年,它遥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它创办于(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12、珠海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国海滨城市珠海的发展得益于

A.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B. 一国两制的实行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经济开发区的设立

13、恩格斯在评论一次列强侵华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俄国共割占中国领土

A.60多万平方千米 B.150多万平方千米

C.40多万平方千米 D.100多万平方千米

14、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5、下列内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的有(  )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了国旗、国歌、国徽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俞正声于2017年6月17日下午在厦门会见了出席第九届海峡论坛的部分两岸嘉宾和主办单位代表。俞正声指出,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关键是要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和反对“台独”,“九二共识”指的是(  )

A. 和平统一的方针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 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17、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广州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8、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9、2017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四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的制定的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20、中英、中葡《联合声明》规定,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50年不变的是现行的(  )

①社会制度②经济制度③生活方式④主权归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它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____》颁布,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2、__________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________

24、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极其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于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5、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时间:1923年2月。

(2)概况: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____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3)结果: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4)影响: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5)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26、(1)_________(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

(3)2018年3月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指的是政治协商会议和____________。

(4)国家主席_________遭受残酷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5)__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

27、太平天国颁布了《____》,企图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_____”,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924年5月,     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3)状元实业家     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9、《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①地是____,为《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中②地是____,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30、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2006年,____全线通车后,运输条件改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吸引了很多企业前 来西藏投资。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12年11月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阐述了“中国梦”战略。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改革开放后,我们正朝着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并取得了一些系列成就。请你列举至少三个方面的成就,并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看法。

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33、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友好往来与兵戎相见都成为历史长廊中形象各 异的刻度,启迪着中日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该歌谣以哪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下图所示人物是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亿万同胞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请写出他的名字。

(2)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请写出该事变的影响。2014年,我国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 公祭日,是为纪念在哪一事件中的死难者?

(3)中国抗日战争坚持了14年之久,请写出抗战取得胜利的时间。中国抗日战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代价。淞沪会战中,守卫宝山的500余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牺牲。

——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粉神》

材料三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开始的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毙伤日本陆军最多,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创造了弱国打败强国的辉煌业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摘编自夏燕月《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日本向中国发动的哪两次侵略战争?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