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开封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图所示,Y轴表示的是(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2、《马关条约》签订后,先进的中国人在惨痛的事实面前猛醒过来,意识到摆在面前的问题已不是一般地谈论什么“自强”“求富”,而是要直截了当地起来“救亡”。材料表明,《马关条约》的签订( )

A.造成了国家的分裂

B.促进了先进中国人的觉醒

C.开始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陆地区

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列他的著作中哪一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论持久战》

4、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来皆散在内地,何妨据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5、下列人物中,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而献出生命的是

①左宝贵②谭嗣同③刘道一④徐锡麟⑤秋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③④ D.③④⑤

6、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扶清灭洋

D.富国强兵

7、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8、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采用民国纪年,改用公历。请问民国元年是(  )

A.1905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5年

9、以下表格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先后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C.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没有起到作用

10、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 西藏和平解放

B. 香港回归

C. 澳门的回归

D. 抗美援朝战争

11、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有

①顽固派力量太强大  ②光绪帝没有实权  ③资产阶级幼稚软弱  ④没有发动和依靠群众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后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些措施都是为了

A.让袁出凯知难而退 B.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促进南京的城市建设 D.确保司法的独立地位

13、步入新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60年来首次举行会晤,海峡两岸基本实现了直接“三通”。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①解放战争的胜利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19世纪末,英俄协议规定,英国“不在中国长城以北,为自己或英籍臣民或其他人士争求任何铁路让与权”;俄国“不在扬子江流域为自己或俄籍臣民或其他人士争求任何铁路让与权”。其真正意图在于(     

A.划分“势力范围”

B.强租“租借地”

C.实行“门户开放”

D.尊重中国主权

15、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了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全会提出了(     

A.新发展理念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1974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  )

A. 导弹驱逐舰   B. 巡洋舰   C. 核潜艇   D. 综合补给舰

17、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以下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B.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D.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

A. 新疆 B. 西藏 C. 内蒙古 D. 青海

19、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

A.签订《(马关条约》

B.签订《北京条约》

C.三国干涉还辽

D.签订《辛丑条约》

20、下图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该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82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______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22、废除农奴制:背景(原因):_________严重制约俄国经济发展。 领导人: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

23、1970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

2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事件是______。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

25、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政策;如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26、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历史证明,制度的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1)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 ______________ (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 新时期为完成祖国统一, 邓小平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7、1957年,______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78年,安徽风阳______农民实行了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8、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 ______(人物)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状元实业家______(人物)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

29、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 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_____政策,这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0、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近代以来,中国屡遭侵略,你认为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近代以来,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你认为中国人最需要学习西方的哪一方面?为了学习这一方面,什么运动兴起?

(3)你认为中华民族能实现伟大复兴吗?请说说理由。

3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以国共两党合作与对抗为轴心而转动的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请从社会矛盾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国共两党能够实现“由内战到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为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3)从1948年9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抓住时机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包括哪几次战役?战略决战的意义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战胜了装备精良、实力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而建立了新中国,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3、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畅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绘蓝图: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为实现中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遵循什么战略布局?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1)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材料二:学问显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述内容与日本历史上的哪场改革有关?日本通过改革走向强大,对我们有何启示?

(2)材料二中穆罕默德的历史贡献是什么?(提示:从宗教和政治两方面作答)

(3)阿拉伯文化曾领先世界,请列举阿拉伯文化的成就。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人和阿拉伯人都具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