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张掖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胜利后中国我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某事件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这一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九运动

3、抗战期间,国民党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新闻封锁。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封锁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一书,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些报道(     

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B.改变了国共两党力量的对比

C.扩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国际影响

D.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4、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5、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①坐轮船、火车上新式学堂        ②使用数码相机照相

③看电影和报纸        ④男子剪辫子、女子可以不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请你判断下列文件的时间先后顺序

①《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②《论联合政府》报告

③毛泽东回复蒋介石邀请赴重庆谈判电文

④“双十协定”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④②①

7、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8、三大战役中,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和平解放北平

9、以下战争曾攻入大清国都北京城的是

A. 广州起义   B. 太平军北伐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10、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其中“一个中心” 是指(     

A.经济建设

B.共产党的领导

C.社会主义道路

D.阶级斗争

12、(     )原因使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

①国际形势的变化  ②美国全力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中美两国都渴望改善关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A、《歌女红牡丹》 B、《一江春水向东流

C、《定军山   D、《渔光曲》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主,阶级斗争为辅

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15、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 发展教育 B. 实业救国 C. 民主共和 D. 维新变法

16、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民主革命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

17、1959年到,1960年,西藏地方政府共赎买、没收农奴主370万亩土地分给80万农奴或奴隶。西藏世代为奴的人高呼:“达赖的太阳照在贵族身上,毛主席的太阳照在穷人身上。”这段材料反映了

A.解放军进入西藏,西藏和平解放

B.国家推行民主改革,促进了西藏地区社会发展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西藏地方依法实行自治

D.青藏铁路开通,带动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18、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

A. 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9、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先后从中国割占领土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千米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20、“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加快实现脱贫攻坚

C.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写出下面图片中的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美称。

1)图1:姓名:   ;美称:

2)图2:姓名:   ;美称:

3)图3:姓名:   ;美称:

(4)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22、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____________1918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3、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____

24、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___________自治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标志性事件。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______

(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______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______

 

26、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人民的大宪章是——

27、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于2015年更名为__________。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____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8、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________、创建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29、舍身堵枪口壮烈牺牲的是 _________人)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制度确立。

 

3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________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是人心所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国之策一伟人的智慧]

(1)找国在改革开放眉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哪一政策使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国之荣一两岸的努力]

(3)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这两个团体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4)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

(5)你认为应怎样发展海峡两岸关系?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年成立的?新中国的成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3、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那么决定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的哪次会议的决议?

(2)我国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哪两个地方的农村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举起了改革大旗?这次农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3)我国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那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分析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大陆统一】

材料一:……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港澳回归】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A是我国______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时间是_____;图B是我国______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时间是______;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两岸交往】

材料三:我们乘特“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中共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并写出两例“两岸一家亲”的交往史实及影响。

【必然趋势】

材料四: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实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