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雄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表反映的是1926年12月广东省中国国民党党员的职业统计。这一职业分布应出现于

职业

农民

工人

学生

商人及其他

比例

40%

25%

25%

10%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共第一次合作期

D.红军长征时期

2、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是:

A. 张、杨的爱国热忱

B.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D. 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3、日本在战(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且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像地诉诸武力。这说明

A.日本蓄谋已久,早有准备

B.日本人才多,发展快

C.日本有精良的战争武器

D.日本绘图水平高

4、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 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 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 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D. 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5、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以此作为指导思想而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6、“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1949年2月1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毛泽东指出,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其“重大历史意义”是(     

A.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B.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C.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哪里成立的。(     

A.上海

B.广州

C.武汉

D.南京

9、在中国,第一个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是 (  )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   D. 鲁迅

 

10、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它的诞生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已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1、下列史实不符合中国19世纪50年代的社会情况的是( )

A. 王鹏一家迁居香港,加入了英国国籍

B. 小牛在上海一家日本工厂做工,回家时给父母各代一双英国生产的洋袜子

C. 英国商人怀特在广州做生意,交纳的关税须由中国和英国共同商定

D. 王蒙在厦门开了一个经营英货的商铺

1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吸收中国文化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改革是(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穆罕默德改革

D.亚历山大改革

13、《戊戌政变记》中写道:“维新运动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兴起,是在强烈刺激下的产物。”这种“刺激”来自(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4、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遵义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D.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15、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A.电影《戊戌风云》

B.报刊《国闻报》

C.书籍《再说戊戌变法》

D.历史教科书

16、2023年6月26日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全国各地紧紧围绕“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主题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中国的民族英雄、禁毒行动的先驱者是(     

A.左宗棠

B.冯子材

C.林则徐

D.曾国藩

17、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的主题,下列哪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二大

D.遵义会议

18、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       

A.领导工人运动

B.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19、到1905年,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要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这个统一的革命组织是(     

A.中华兴中会

B.中华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华兴会

20、关键词有“武昌起义”“清帝退位”“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最合适为以上三个关键词作总结确立标题的是

A.军阀割据

B.君主立宪

C.国家统一

D.走向共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22、近代中国文化教育

(1)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__

(2)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_________

(3)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_________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

23、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______会师;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确立了“______、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4、(1)中国近代史开端:______(年份)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

(3)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______

(4)《北京条约》中的割地项目:______

(5)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______

(6)太平天国为巩固政权颁布的纲领性文件:______

(7)19世纪70年代,率领清军收复新疆的人物是:______

(8)平壤战役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

(9)义和团运动的口号:______

(10)抗击八国联军中天津保卫战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

25、19278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192912__________ 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6、民族英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纪念的是牺牲于黄海大战中的爱国将领____(人名);电影《八佰》讴歌的是,淞沪会战中____(人名)率部孤军坚守四行仓库,与日军展开血战,激发了中国人民斗志的英勇事迹。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

(4)洗雪了我国百年国耻——

2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________年底。________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17年,中共________(会议名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如下图人物是____,他领导了____,他一共领导了____次此项运动,是反对____的殖民统治。意义是____

30、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溥仪为傀儡头目的伪政权_______,在南京_______建立的伪国民政府。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谈一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

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最后将自己的认识写成一篇小短文,字数不限。

32、近代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著作是什么?

(2)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个?

(3)请列举近代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两例。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哪些方面?

(3)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两国社会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新科状元张謇在日记中写道:“合约十款,几磬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此后,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工厂。

材料二  它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材料三  它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它被保留下来,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1)材料一中张謇创办的是哪一工厂?他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什么?辛亥革命后,它成为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