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牺牲于枣宜会战,被周恩来评价为“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的国民党将领是
A.张自忠 B.左权 C.李宗仁 D.叶挺
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3、火烧圆明园的这伙强盗是
A.英军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法军
4、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这一变化与哪国有关(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5、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直逼中越边境的镇南关。清朝老将临危受命,积极备战,于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上述材料中提到的老将是( )
A.关天培
B.刘永福
C.冯子材
D.左宝贵
6、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反映新文化运动高扬的两面旗帜是
A. 民主、科学
B. 人文、浪漫
C. 科学、理性
D. 民主、法制
7、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德先生与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先进知识分子是(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陈独秀 D. 孙中山
8、“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使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9、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中共一大
10、《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
A.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11、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文件是( )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国共两党会谈纪要》
C.《重庆谈判纪要》
D.《论持久战纪要》
12、疟疾被世卫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发明青蒿素并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屠呦呦
C.莫言
D.钟南山
13、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在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禁毒第一人”的林则徐销烟的地点是
A.广州 B.虎门 C.宁波 D.上海
14、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镇南关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萍浏醴起义
15、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时间轴的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开辟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
C.开放青岛等沿海城市
D.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邓小平所提出的“适合于香港的政策”是指( )
A.“一国两制” B.“求同存异”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 D.社会主义制度
17、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有 ( )
① 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 ③土地改革 ④十年文革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18、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 《新闻报》
B. 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
C. 《新青年》
D. 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
1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说洋务运动:(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该段话主要是描写洋务运动的( )
A.背景
B.特点
C.进步性
D.局限性
20、1979年初,一条牙膏广告在《天津日报》登出,这是“文革”后中国内地第一个出现在报纸上的商业广告。香港《大公报》评论说:广告的出现犹如一声长笛,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巨轮开始起航。与这一事件相关的背景有
①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③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被开放 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中:
A.天京
B.金田起义
22、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是:以发展__________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坚持自力更生,这一时期出现的优秀人物中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_____________。
23、请将下列会议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中共八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E.中共十五大F.中共十八大G.中共十九大
会议 | 内容 |
|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
|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24、抗美援朝目的:______。
25、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___。
26、“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
27、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指的是________(事件)。
28、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禁烟第一人”的是_____,他的主要功绩是_____。
29、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_。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标志着_____的开始。
30、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_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图二是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_____和______的侵占。
(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__ 年和 ______年回归祖国。
31、某班以“祖国统一大业”为主题举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回归的是哪两个地区?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请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32、(题文)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你认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在南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
(3)请你列举南京“见证近代中国饱受劫难”的一个典型历史事件。
(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的标志是什么?
3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请讲述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中国人民抗击侵略故事(要求写出时间(时期背景)、人物名称及相关事迹)。
34、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
【史料实证 战略转移踏征程】
材料一:今天天气阴沉,让人闷得发慌,正如我们心情。老蒋在对我们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四次“围剿”没赚到什么便宜后,接着又发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围剿”。但这次,同志们仗虽打得辛苦,坚持了一年,却未打退敌人。看着身边同志一个个倒下,我们都很难过。为什么这场仗这么难打,我们会胜利吗?我们前途在哪里?
——《战地日记》1934年9月6日阴
(1)“这场仗这么难打”的原因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
【时空观念 艰难险阻夺胜利】
材料二:如下图为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A为出发地)。
(2)写出图中字母标注的长征途中四个地点。
【历史解释 伟大转折定航向】
材料三: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其重要的意义。
【家国情怀 胜利会师开新局】
材料四: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哪三大红军主力的会师,宣告了“长征胜利”?
(5)“继承红军传统,学习长征精神”。在新时代,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弘扬“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