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太原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他在中国生活了17,反映他经历和见闻的著作“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这部著作是 (  )

 

 

2、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3、1901年,李鸿章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病死在北京。这是“最后一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4、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     

A.中国近代史开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新中国的诞生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下列关于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搭配错误的是

A.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

B.建筑——雅典帕特农神庙

C.苏格拉底——原子论

D.历法——儒略历

6、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如下图某同学制作的年代尺中,②处发生的重大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

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吹响了国民革命的号角

7、“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为了缅怀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8、为我国夺取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

A.容国团   B.许海峰

C.郎平     D.李宁

 

9、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齐白石——《愚公移山》

10、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殉难黄海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宝贵

D.邓世昌

11、下图画面描述的是八个身着不同服饰的外国士兵正在围攻“中国龙”。它所反映的列强侵华战争发生在

A.1840年 6月

B.1856年10月

C.1894年7月

D.1900年6月

12、“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中的是

A.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规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开放广州、上海等为通商口岸

D. 割香港岛给英国

13、历史事实指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主观理解。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A.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

B.《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首义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

14、下列搭配对应正确的是(  )

A.自强、求富—辛亥革命

B.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五四运动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护国战争

15、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学生领导人们在天安门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16、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侵占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签订《北京条约》

1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打开中国市场

B.割占中国领土

C.保护鸦片贸易

D.改变入超地位

18、下表是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表。该表反映了(     

年份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7年

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136

162

175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B.世界和平力量日益壮大

C.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外交工作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19、下列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领先世界的医学成就的是( )

A.胜利油田建成

B.克隆技术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建成包兰铁路

20、史老师上课的幻灯片上出现了以下一些词语“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发展才是硬道理”,他正在讲解的内容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___》,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鲁迅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2、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机,毅然弃官返乡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他是____

23、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失误说明人世间没有__________的事业,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24、军事方面

(1)策略:八路军、______挺近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概况:晋察冀、晋绥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战略: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___________

(4)战术:根据各地不同地形,采取地道战、_____、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25、背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________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他认识到只有推翻________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6、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______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7、国民党一大:________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8、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如图(图一)中对应的题号内

A.辛亥革命首义地点:武昌

B.中华民国成立地点:南京

29、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

30、永安建制:太平军攻克________后,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南京和北京作为两大古都,南北相望,成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南京篇)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请你举例说明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

(2)你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的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

(北京篇)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在解放战争的哪次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千年古都回到人民手中?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哪些启示?(至少写出2点)

32、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我国政府确立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什么是“九二共识”?

33、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亦是激活原有制度活力的重大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制度。请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哪一年召开的?大会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管理方面的一次制度创新,请问:这一制度主要适用于什么地方?实施这一制度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3)“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思路创新,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历史伟人是谁?运用这一构想,我国于1997年成功恢复对哪一地区行使国家主权?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某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会集,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

(1)材料一的“某杂志"和“革命理论"分别指什么?

(2)材料一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一所提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在哪一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意义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哪些口号能体现它的性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