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的是(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共同纲领》
3、1912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从此文章我们可以知道( )
A.清政府开始维新变法
B.中华民国已经成立
C.袁世凯已经复辟帝制
D.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始
4、“北伐战争中,黄埔一期学员蒋先云,在开赴河南与奉军交火战役中,不幸中弹,但仍三倒三起,继续指挥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这折射出黄埔生的精神是( )
A.视死如归 B.团结合作 C.乐观向上 D.依靠群众
5、“近代欧洲长期引领世界,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重创。20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在反思中走向联合。”欧洲人“走向联合”的最终结果是建立了( )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金砖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
6、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革命派、维新派和洋务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民报》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抗战
A.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是中国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不同史籍对同文馆的记述有所不同。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据下表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同文馆( )
记述 | 出处 |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 |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
“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仅10人……学生不仅学外语……其开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 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 |
A.开设了外语课程
B.在英国的强迫下设立
C.1862年成立时招不到学生
D.文化学习开始全面与世界接轨
13、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
A.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 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
14、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 )
A.研制“两弹”
B.研制一星
C.研究核潜艇
D.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
15、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重庆谈判
D.中共“七大”
16、位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与这艘红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华民国的创建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正面战场的开辟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17、下面是1949~1970年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表(单位:千克)。其中造成1957-1962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 1949年 | 1957年 | 1960年 | 1962年 | 1970年 |
人均占有量 | 202 | 263 | 212 | 228 | 289 |
A.中苏关系破裂
B.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C.进行土地改革
D.以重工业为主
18、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A.北京
B.南京
C.天津
D.东京
19、“转换经营机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
A.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 国有企业改革
C.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D. 经济特区发展
20、德国某位学者在评价毛泽东时说,“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的初步探索是(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21、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军是_____,后期的主力军是_____
22、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__。
23、1895年4月_________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
24、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5、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________举行。会议再一次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2)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______。
(3)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_。
(4)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一历史事件是______。
27、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________。
28、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是对农业、____以及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最先从____吹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史实。
(1)开国大典上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是 (填人物),时间是 年。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4)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该事件开始的时间是 年。
31、中国是世界大国,中国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新中国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
(2)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中国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战争的胜利有着怎样的伟大意义?
(3)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新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新中国外交的哪一重大胜利使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5)通过以上探究,有什么认识?
32、一直以来世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众说不一。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又有什么遗憾?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下列时间轴,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叙述。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下联: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材料二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引自《北伐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对联跟我国近代哪所军校有关?该校的政治部主任是谁?它创建的对中国革命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北伐战争取得哪些成果?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