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湘西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B.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

C.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的破坏

D.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

2、1952年我国完成土地改革后,土地归

A.农民所有

B.国家所有

C.集体所有

D.地主所有

3、中国现代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其开端是(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②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③1853年,攻占南京,并将它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④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举办了“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国宝马首铜像终于结束百年的海外流离历史。造成马首铜像遗失的殖民强盗是( )

A.英美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俄联军 D.八国联军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海南岛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7、1839年3月,某位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这里的“大臣”是(  )

A. 邓廷桢   B. 关天培   C. 林则徐   D. 陈化成

 

8、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最晚出现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9、1840-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外资大型工矿业统计表,下表说明甲午战后

时间

企业数量(家)

资金总额(千元)

1840-1894年

23

7631

1895-1913年

136

103153

A.列强对华经济扩张加剧

B.采矿业的发展胜过航运业

C.民间企业投资逐渐萎缩

D.清政府开始大力引进外资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1、去年以来,《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不断热映,激发了人们对志愿军战士的无限崇敬。以下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A.关天培

B.邓世昌

C.黄继光

D.赵登禹

12、新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①鞍山无缝轧钢厂建成投产 ②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成功研制

③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设投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十二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五大。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题确定的关键词的顺序是(       )

A.①毛泽东思想②初级阶段③邓小平理论

B.①主要矛盾②中国特色③科学发展

C.①毛泽东思想②国企改革③中国特色

D.①中国特色②初级阶段③邓小平理论

14、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  )

A.集体主义精神

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诗句的创作背景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B.红军长征

C.日本无条件投降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6、下表是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筹粮

挑子

船只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48万吨

20.6万副

8500只

表可以用于佐证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B.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实行正确的战术方针

17、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几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的事件是(     

A.南京解放

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8、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赞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B.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C.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D.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大反攻

19、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解说词中提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于抗日战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坚决抵抗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20、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造。“天才的创造”是指(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B.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实行土地改革,到____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2、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_______(地点)召开;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地点)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3、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荣辱与沧桑,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城市。

(1)洋务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在  

(2)辛亥革命的首义地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  

 

24、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又为______的成立作了准备;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______

25、从历史分期上看,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历史发展的阶段上看,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6、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_____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7、__________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8、这里的每幅图片都在诉说着一端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事件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根据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1919年5月初发生的_________运动,与之有关的一个重要节日是____________。这个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2)图二反映的1945年8月蒋介石为了__________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到___________商谈国内和平。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等人来到这里,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签署了_______________

(3)图三反映的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_______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覆灭。

29、国家通过( )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种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_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________________,班列六部之首。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说说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的战术行动是什么?简述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2、新文化运动时期被陈独秀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的是?这一运动的兴起体现了近代化的特点是?

33、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事件?通过什么政策达到公私合营的状态?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社会生活随之也呈现出近代化的态势。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如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l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

(社会生活)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史上什么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最美……”是当今社会一个热词,如果为途中汽车选拔一位“最美司机”,你认为20世纪末的谁最会当选?

(2)图2与图3反映了清末民初的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