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陵水县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一场大胜仗。此战役的总指挥是

A.李宗仁

B.张自忠

C.薛岳

D.赵登禹

2、安徽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   1980年 1981年 1982年的粮食产量分别是 5、02亿公斤 6、7亿公斤 7、15亿公斤,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实行了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下列使英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条约是

A. 《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4、2012年5月,叙利亚爆发了人道主义危机,西方国家要求制裁叙利亚,而中国则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霸权主义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大国强权的原则

D.“人权高于主权”原则

5、“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一规定出自下列哪一文献

A.《天津条约》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6、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7、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旨在(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制定《共同纲领》

8、“他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联共抗日,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是(     

A.

B.

C.

D.

9、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说:“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反映出当时(     

A.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国民党团结各方力量坚持抗战

C.国民党开始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

D.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0、某部反映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电视剧里,人们见面行握手礼,互相称呼对方“先生”,这些新式礼节最早出现于(  )

A.洋务运动之后 B.戊戌变法之后

C.新文化运动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11、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这四个内容放在一起,它们所宣扬的主题最合适的是

A.外国列强的侵略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民族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近代化的探索

12、一幅寥寥数字的标语,不但折射着时代精神,也体现了执政的方向和智慧。下列标语与西藏和平解放有关的是

A.走全面建设道路,建强大工业国家

B.祖国大陆获统一,各族实现大团结

C.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13、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14、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深圳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与中央政府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5、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而设立的。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继承并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艰苦奋斗

B.爱国主义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

16、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②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

③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17、“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孙中山所说的这个学校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黄埔军校   D. 北京大学

18、“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水岭”指的是(     

A.创办京师同文馆

B.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C.废除八股文

D.创办京师大学堂

19、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66年

20、下列关于同盟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

B.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孙中山担任总理,《民报》是它的机关报

D.同盟会的纲领后来被孙中山概括为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经过:毛泽东以惊人的胆魄亲赴_______,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列举题

(1)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人物

①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表《变法通议》的维新派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面对西北边疆危机,他力主收复新疆,“尺寸不可让”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创作《黄河大合唱》,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吼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每小题1分,共6分)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开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力的宣扬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1936年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解放战争时期,截断了东北敌军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的局面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性文件是《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是《_______》。

2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8分)

(1)山西籍文学家罗贯中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

(2)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_______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

 

26、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__(会议)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7、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宪法》的性质是____

28、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________年发动了全面内战。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9、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________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30、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2、与时俱进是中国人的风采,也是中国人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的运动是什么?代表人物一例?

(2)“敢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是哪次运动的人物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大功绩是什么?

(4)高举“民主”“科学”运动是什么?什么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悄悄搞起了“大包干”这成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1979年秋收小岗村粮食产量猛增得到温饱的凤阳农民流传着一个顺口溜院“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包产到户这种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经营方式激励着全国成千上万农民的心各地农民纷纷效仿

(1)指出根据大包干形式出台的制度名称。

(2)小历认为大包干和人民公社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