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广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毛泽东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更是著名的诗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是其知名诗作之一。该诗创作于1949年4月,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的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日本宣布投降

D.国民党南京政府覆亡

2、民族英雄是指捍卫本民族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收复新疆大部分地区

C.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率兵镇压农民运动

3、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

A.南昌起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九一八事变

4、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创办京师大学堂   B. 废除科举制度

C.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 精简机构

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6、某班在历史课上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扮演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请问他扮演是(     

A.罗盛教

B.邱少云

C.黄继光

D.杨根思

7、印度法律上虽然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它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农村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在古代种姓制度下,终生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的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8、如表呈现的是某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这一时期具体是(     

领域

主要成就

工业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起床厂、洛阳拖拉机厂、西安电力等

交通

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A.1949一1953年

B.1953一1957年

C.1956一1966年

D.1978一1992年

9、在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农村改革的省份是(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0、如图所反映的成就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跨进喷气技术时代,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该成就出现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1、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科学、民主

 

12、孙中山称赞黄花岗起义“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它(     

A.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C.规模大、准备充分,坚持了七十二天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革命进程

13、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民丛报》

14、建立特区初期,一些人对广东、福建两省带头开放,特别是对试办经济特区的政策不理解,因而纷纷议论。经济理论界针对当时社会上对经济特区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经济特区的性质、任务、战略意义和特区的许多具体政策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反映了(     

A.经济特区存在许多问题

B.广东、福建开始抵制特区建设

C.人们对特区的认识不同

D.特区会削弱中国的经济发展

15、1919年出版的“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毛泽东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1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副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17、201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商峰论坛。这些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18、泰州的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任何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A.京剧艺术的形成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生产力得到解放

19、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的新思想是

A.维新变法思想

B.民主与科学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20、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

C. 兴办新式学堂

D. 派留学生出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______》;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也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______》。

22、下图是__________会议上作报告。

23、我国积极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并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1950-1952年 (1)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3-1956年(2)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956年(3)________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4)____________

24、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________

 

25、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军在______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6、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________

27、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_______爱国运动,曾提出“_______”口号。

28、1895年春,公车上书拉开了________运动的序幕。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__

 

29、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战争,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______战争。

30、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我国政府确立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什么是“九二共识”?

32、1)观察下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1945 年)》,请将下列 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中共中央驻地:延安

B国民政府陪都:重庆

2)据图指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特点?

33、指出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的两部纲领性文件,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它随着时代进步将会不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

材料二   罗马人在思想上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有人称他为“欧洲雄狮”,也有人说他是“科西嘉的怪物”,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1)谁主政时期把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其最高的权力机构是什么?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他还建立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的“成文法”指的是哪部法律文献?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哪部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的权力结构体现了哪一原则?该原则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实现的?这一文献有什么历史地位?

(4)材料四中的“他”为了巩固大革命的成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