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那曲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必须加强政治工作。”材料中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瑞金会议 D.遵义会议

2、有人在评价近代中国某一文件时说:“它的价值是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革命军》

D.《警世钟》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19世纪 (  )

A. 四五十年代   B. 六七十年代。

C. 七八十年代   D. 八九十年代

 

4、2012829日,在某事件周年纪念日上,与会者一致认为:“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这份条约”指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6、如今的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而2001年12月发生的一件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件事情是

A.海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内地各省会城市开放

7、“企业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接受这样一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这样一种和平方法”是指(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无偿没收

D.赎买政策

8、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 ,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⑤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⑥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

9、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某历史研究微信公众号推送出“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专题栏目系列资料,其中史实与结论不符的是(       

栏目名称

史实

结论

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

①九一八事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②七七事变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③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④平型关大捷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哪一事件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中共二大的召开

D.中共一大的召开

11、2022年5月8日李家超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这一时政新闻最能体现()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制度

12、“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材料中“北方吹来的风”是指

A.西方先进的技术

B.民主革命思想

C.维新变法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13、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的直接目的是

A.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 B.巩固北洋军阀的统治

C.保卫辛亥革命成果 D.讨好帝国主义

14、1912年(民国二年),晚清进士郑靖侯先生深受孙中山先生思想的影响,创办了“三育小学”,即为桐城某中学的前身。这种思想是

A.民主科学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共和

15、下图是学习完《对外开放》后同学做的笔记,从笔记可看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变化是(     

A.开放从国外到国内

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16、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道:“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7、下列新中国初期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粮棉钢煤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度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煤产量

1952年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5亿吨

1957年        1.95亿吨        164万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一五计划的实行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新中国成立初期,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粹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这“一战”指的是(  

A.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渡江战役

20、为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风景秀丽

B.率先包产到户

C.富有革命传统

D.民俗文化丰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并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

2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在经济上出现了“ _______ ”和 ________的重大失误。

23、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一一

(2)用自已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士一一

(3)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好战士的典型代表一一

24、写出在上海发生的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内容。

(1)1842年之条约,尝被迫通商之苦。______

(2)1915年之杂志,举民主科学之旗。______

(3)1919年之运动,扬工人罢工之威。______

(4)1921年之会议,谱开天辟地之章。______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是 _________ 。小岗村自创“分田包产到户”,中央指导实行 _________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26、匹配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A.南昌起义_____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八七会议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三湾改编_____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秋收起义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E.古田会议_____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F.国民党一大_____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27、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以_____为口号,开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为了_____

28、“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______;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中写道:“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是______

29、____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30、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事件是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32、我国自对外开放以来共成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4)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什么?颁布于何时召开的哪次会议?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具有什么作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