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孝感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A弱者最终灭亡

B.弱者成为木偶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

D.弱者被肢解瓜分

 

2、孙中山号召兴师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不到两个月“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强大

B.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C.国民党力量涣散

D.孙中山不在国内

3、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占“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的中国,此后他们实行的对华政策是(       

A.瓜分中国,分而治之

B.消除彼此矛盾,共同统治中国

C.放弃政治控制,专注经济扩张

D.扶植代理人,实行“以华制华”

4、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5、康有为指出,“昔印度,亚洲之名国也,而守旧不变,英人……通商而墟五印矣。昔土耳其,……疆土跨亚欧非三洲,而守旧不变,为六国执其政,剖其地,废其君矣。”由此可见,康有为主张

A.学习印度、土耳其 B.开国会,定宪法 C.变法维新 D.兴教育,开民智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

A. 率军收复边疆,维护国家统一   B. 坚持推行禁烟,打击英国烟贩

C. 在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 引进西方国家技术,创建海军

 

7、如果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中国的100位杰出人物评选活动,邓小平参选“特别贡献奖”,最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是( )

A.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B.新中国缔造者

C.民主革命先行者

D.中国梦提出者

8、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召开了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9、国家教育部决定,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这一概念既是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又是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尊重。那么以前说八年抗战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华北事变

10、1919年五四运动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1、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都是从海上先进犯广东,接着沿海岸线一路北上进犯。甲午战争期间,日军在黄海海战后夺取了制海权,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从以上的近代战争我们可

A.广东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B.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C.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导致日本夺取制海权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2、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民族团结

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维护祖国统一

D.促进民族融合

13、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B.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D.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4、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 火车和汽车   B. 汽车和飞机   C. 轮船和火车   D. 电灯和无线电报

 

15、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是(       

A.黄兴

B.孙中山

C.袁世凯

D.宋教仁

16、1992年陪同南方视察的人员这样比喻:……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这位“老船长”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D.习近平

17、“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⑤厦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8、2022年7月1日,李家超将就职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中央将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材料旨在说明(     

A.全体香港人都有治理香港的权利

B.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治港的前提

C.香港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D.香港的发展离不开“一国两制”

19、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论断,新常态指(  

 速度变化②环境绿化③动力转换④结构优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下面漫画讽刺了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影响。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提出的八字方针的内容是(_____)。

23、1895年,______轰动京、沪,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1911年4月,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4、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5、下图中乔冠华“笑”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解放战争中的________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7、1924年5月,______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______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8、结果:经过一天激战,将日军______歼灭。

 

29、________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________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0、在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是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回答以下问题:

“从民族的历史来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为了避免这种民族的致命伤,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许多探索。

(1)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后,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这是指什么运动?

(2)为避免民族被瓜分的命运,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而孙中山等人领导了一场推翻清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指?

(3)面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国内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这是指什么运动?

(4)近代中国人从学习欧美、学习日本到“以俄为师”以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试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影响。

3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清廷自我挽救、改良、民变和革命之间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直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

材料二:在器物和制度之后,是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对立,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激烈论争

——改编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来中国社会各阶层均进行了救国救亡运动,请列举其中的三例。

(2)请分别写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中的领导人物

(3)材料二的“激烈论争”导致了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生?它给我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4)从投身救亡运动的先辈身上你能感受到哪些精神的鼓舞?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化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三大主线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

——改编自邓俊民、孙立舟《历史时间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材料二  光绪元年(1875年),筹办铁甲兵船。二年,设船政学堂于福州,并派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六年,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又设电报局。七年,设开平矿务局。八年,设上海机器制布厂。十一年,设天津武备学堂。十三年,又开漠河金矿。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十五年,总署请造铁路,张之洞请先筑卢汉线,迨二十二年(1896年),乃以盛宣怀督办其事。是年,又设邮政局。此戊戌以前所办新政之大略也。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材料一表格中的“器物”代指什么?写出“第二阶段”的名称。1915年,中国为学习“欧美资本主义思想”,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2)材料二中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在哪次战役中?中外学术界将材料二中“新政”称为“洋务运动”“自强运动”“自救运动”等,说出你最认同其中某种说法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