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南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的是

①民族主义

②民权主义

③民生主义

④民主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材料评述的是(  

A.二次革命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3、在近代中国深重灾难的历史背景下,组织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A. 洪秀全

B. 曾国藩

C. 左宗棠

D. 张之洞

4、美国记者史沫莱特曾对一场战役作了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 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

B. 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 其目标是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5、周恩来曾说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五四运动

6、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

D.北洋西学堂

7、毛泽东曾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去几个月来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意料。”材料中“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A.生产技术的革新

B.生产关系的调整

C.经济体制的变革

D.行政机制的改革

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 农村   B. 中小城市   C. 大城市   D. 国有企业

 

9、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0、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第一幅浮雕是虎门销烟。历史上领导这场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A.关天培

B.洪秀全

C.林则徐

D.康有为

11、 “咸丰十年……与清军会合,对青浦进行反扑,忠王李秀成率部驰援,重创之。青浦城由此赢得‘铁青浦’称号。”材料中省略的部分是

A.湘军

B.淮军

C.洋枪队

D.英法联军

12、下表是“义和团基本信息归纳表”。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宣传文告

“保护中原,驱逐洋寇”“上能保国,下能安民”

斗争目标

“扶清灭洋”

斗争方法

焚毁教堂,仇杀教民

A.反帝色彩浓厚

B.斗争方式多样

C.地域分布广泛

D.群众基础深厚

1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而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外国侵略势力渗入中国腹地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D.《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的特权

14、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A.俄国军队

B.美俄联军

C.英法联军

D.日本军队

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开始于(  )

A. 农村   B. 城市   C. 沿海地区   D.

16、要查阅新文化运动的原始资料应查找的报纸杂志是

A. B. C. D.

17、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C.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D.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18、如图所示刊物宣传的共同思想是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革命思想

D.扶清灭洋

19、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概括为(  

A. 师夷长技  民主共和  君主立宪  自由平等

B. 变法图强  师夷长技  民主共和  自由平等

C.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D. 师夷长技  三民主义  君主立宪  民主科学

20、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所以他强调兴办(  )

A. 军事工业   B. 民用工业   C. 出版机构   D. 新式学堂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4年,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实现和平过渡,国家实行了___政策。

22、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____________家族、__________家族、__________家族和________________家族。有道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2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24、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严复等主持的《________》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5、观察下边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2781日发生的____________,它打响了武装反抗____________的第一枪,后来成为中国的____________节。

2)图二所示人物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____________1927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在会上,他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同年9月他领导了____________10月他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

3)图三是____________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经过:1937年8月13日,________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27、1864年夏,湘军冲入城内。_____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_____农民运动失败。

28、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___》,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鲁迅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9、“进出农田不计程,此身只为米粮生。呕心沥血研新种,稻量翻番世界惊!”这篇悼词悼念的的应是( )

30、________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它所孕育激发出来的“五四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此,基本历史小组就五四运动进行研究性学习。

(走进历史)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时期,运动的中心和斗争的主力有哪些变化?

(体验历史)

(3)如果你是当时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准备上街游行,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游行?游行的口号是什么?

(感悟历史)

(4)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发扬它?

32、说出洋务运动的口号。用事实说明洋务派们做了哪些努力?这次运动有什么影响?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哪些地区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至今没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由于什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材料二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虛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1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条约部分内容: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块“界碑”?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并从材料中指出,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请指出这是哪一次战争之后签订的哪一个条约?

(4)通过以上三则材料,说说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