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长春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4、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5、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4个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D.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7、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8、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9、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11、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2、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14、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1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16、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17、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8、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1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2CO3溶液

KCl

加适量稀盐酸

C

CaO

CaCO3

加水,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2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21、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22、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2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2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铝锅形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

C.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2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26、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用化学符号表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2)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__ (4) 3个氨分子________

 

29、门捷列夫曾预言,有一种相对原子质量约为68,与铝化学性质相似的类铝元素存在,后来人类发现了的镓元素,请根据给出信息回答问题:

1)镓属于____元素(选填金属非金属);

2)镓原子核外有___个电 子;

3)计算出x的数值后,确根据原子结构推测镓与铝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

30、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_____另外一种物质的能力,属于_____的物理性质。

20℃时,溶解度>_____易溶;_____可溶;_____微溶;_____难溶。

31、各地按公安部要求稳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自 2020 6 1 起,骑乘摩托车需自觉佩戴安全头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头盔外壳的材料多样,其中有一种是碳纤维复合材料,请同学 猜测不属于这种材料的性能是______

a.强度高   b.密度大   c.耐腐蚀

2)头盔上的护目镜材料是塑料,属于___

a.金属材料   b.天然材料   c.合成材料

3)为了防止连接处的铁钉生锈,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___

a.使用镀铬铁钉   b.在铁钉上喷水   c.使用不锈钢钉

4)以下不属于佩戴安全头盔的好处是___

a.有效保护面部和头   b.降低事故伤亡风险   c.统一佩戴美观整齐

32、某元素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m_____M元素为_____元素(选填金属非金属).

33、酸与碱是重要化工产品,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碳酸,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1)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处有__________现象产生。

2)生活中常用稀硫酸来除铁锈,将一生锈的铁钉放入一杯稀硫酸中,一会儿后发现溶液变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发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了反应,由此说明生锈铁钉不能长时间浸泡在酸溶液中。

3)测得正常雨水的pH<7,这是因为溶解有________(填气体的化学式)的原因。如果当雨水的pH____5.6(填">”“<”),则称为酸雨。

4)生石灰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起干燥作用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取少量生石灰于水中,搅拌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说明上层清液呈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碱性)。测定该上层清液酸碱度的具体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该上层清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4、某种饼干的包装袋上标注的主要配料是:①小麦粉、②白砂糖、③植物油、④鲜鸡蛋、⑤奶油、⑥食盐等。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在这种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富含油脂的是______,富含糖类的是______。写出葡萄糖在人体组织里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准备用这种饼干作为午餐,从营养全面的角度考虑,还需要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和维生素,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填“贫血”或“坏血病”)

(3)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根据含量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内所含的铁元素属于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4)该饼干包装袋的包装材料是聚乙烯,聚乙烯属于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35、目前,经济发展大力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36、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3Fe2+   ;②  

③2Si   ;④4CH4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③稀盐酸除铁锈:  

④硫酸铜溶液与石灰浆配制波尔多液:  

(3)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意义是  

②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溶液的质量为   g(a物质不含结晶水);

③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④t2时,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盐酸,二氧化锰、氯酸钾,过氧化氢、硫酸、颗粒状的碳酸钙和实验装置及仪器:按所给药品,实验装置及仪器,完成下列各题:

1)将 A D 相连,写出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写出 B 装置制取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所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应将混合气体通过_____装置(填字母)的_____端口(填序号) 除去杂质,实验室制取氢气选取的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

4B  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二中选取_____(填序号) 取代 B 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则要选用图二中的并且应该将 B 中锥形瓶换成_____

38、结合下图(A-F)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气体发生装置___(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将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未出现浑浊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将E装置改为图F,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实验结束后,从反应残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主要操作步骤是__(填操作名称)。

(3)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硫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则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填字母)。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t1℃时,能否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丙溶液,_______(“填“能”或“不能”)。

(3)t1℃时,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4)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40、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___的方法提纯X

(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

(3)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

(4)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