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仙桃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3、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4、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5、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6、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7、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8、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9、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12、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3、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酚酞试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现象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14、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15、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16、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17、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18、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19、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20、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1、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2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23、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2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25、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O2

B.2H

C.2H2

D.Fe

26、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

②t1℃时,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甲和20g乙,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

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甲>乙

C.从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中析出一定量的甲晶体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t2℃时,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甲<乙<丙

E.t2℃时分别将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28、家庭厨房中使用最多的碳酸盐是__________,使用最多的盐酸盐是____________。重要建筑材料之一大理石和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______

29、实验室可选用下列装置进行多种气体的制取和性质验证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利用A装置制取O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装置应选用

(3)制取H2应选用 装置,收集装置应选用

(4)某同学选用C装置制得的CO2,并将制得的CO2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分析原因可能有下列两种情况:

a.可能是错用了较浓的盐酸,使制得的CO2中混入氯化氢气体,使生成的沉淀溶解,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可能生成的CaCO3又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此反应类型为   ,为了判断是否是a种原因,应选用上述 装置(填装置编号).为了判断是否是b种原因,他将未见浑浊的溶液加热,出现了沉淀,同时产生了气泡,写出产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  

 

30、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1)冬奥会火炬不仅要耐火抗高温还要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其外壳使用一种将碳纤维和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材料, 强度高质量轻,该新型材料属于______材料。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这体现的氢气燃料优点是______

(2)冬奥会火种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火种灯燃料是丙烷(C3H8)气体,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冬奥会跳台滑雪裁判塔采用耐火候钢,这种钢材自带防火和防腐功能。铁制品锈蚀是铁与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冬奥会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符合绿色电力技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风力发电

B.火力发电

31、201912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填原子”“分子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____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接触而锈蚀,而金属铝在空气中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填序号)。

A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锌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铁粉

B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3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H、C、O、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西气东输”中“气”的主要成分   ;②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品    

③炼钢的气体   ;④发酵粉中主要成分小苏打

(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③检验山泉水的酸碱度最适宜使用       (填字母)。

A.石蕊溶液;   B.酚酞溶液;   C.pH试纸。

④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   (用符号表示)构成。

 

33、如图所示: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哪些主要现象______?(至少写出三条)

34、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氧元素___________

(2)Mg___________

(3)2H2O___________

(4)钠离子___________

(5)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6)氧化亚铜___________

35、同学们使用的学习用品中存在着很多化学知识,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 2B铅笔较黑,可用于填涂机读答题卡。黑色的铅笔芯由石墨制成,利用了下列性质中的_____

A 常温时化学性质稳定

B 能导电

C 深黑色的固体

D 质地柔软

2)橡皮擦由合成橡胶制成,可擦去铅笔笔迹,制作橡皮擦的材料属于_____材料。

3)书本纸张大多使用木材制作,森林是地球之肺。作为初中生,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森林的措施:_____

36、如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属于___(混合物单质化合物”)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

(3)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后,同学们开展了实验探究。

(实验一)小亮在做“稀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酸性。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实验二)小军同学在实验中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图像如下:

1)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曲线上_____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

3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若物质XCuO,则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2)若物质XFe2O3,则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后加热目的是______

4)该套装置有一处明显的缺陷是______

5)某炼铁厂用含杂质20%的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生铁。求200t这种矿石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______t?(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绿色骑行成为新的生活方式。下是两款自行车图。回答下列问题:

铝合金自行车

全塑料自行车

 

 

1)材质采用铝合金的自行车,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既减小阻力,又可防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手柄的塑料是热塑性塑料,____________(填不能)进行热修补。

2)开发全塑料自行车的目的是_____

40、分析、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根据下面微观粒子反应(在水式溶液中进行反应,水分子已省略)示意图,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1、图2、图3任写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任选一个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_____

(3)请你认真分析图1、图2、图3,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实质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