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日喀则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一群先进的中国人尝试制度变革,为此而献出生命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南京大屠杀     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3、《马关条约》签订后,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

A. 公车上书   B. 创办《万国公报》   C. 成立强学会   D. 开办新式学堂

 

4、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包括(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C.合作共赢

D.科学发展

5、刘邓大军突破黄河挺进鲁西南以后,先后歼敌4个整编师9个半旅,共56,000余人,迫使敌人从陕西、山东、豫北调动了28个半旅向鲁西南地区增援,打乱了敌人重点进攻陕北根据地和山东根据地的计划。可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A.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6、哪一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九运动

7、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联合国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8、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这样描述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党中央决定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工商业

 

9、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9年(现为2017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这张报纸应是(  )

A.   B.

C.   D.

 

10、某条约签订后,穆拉维约夫举杯狂叫:“同事们,我祝贺你们!我们没有费力气,黑龙江终于归俄国所有了,亚历山大皇帝万岁!”由此推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中俄《改订条约》 D.《马关条约》

11、抄本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某抄本中有这样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反映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目的的具体体现

B.黄花岗革命党的壮志豪情

C.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D.维新派斗士的信心和勇气

12、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开始兴办经济特区,以下城市中,不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青岛

13、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振兴中华”

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14、《沙俄侵华史》中写道:“沙俄就是用自己的血手,写下了侵华的罪恶史……沙俄确实是中国人民最凶恶、最危险的敌人……沙俄掠取的侵略权益最广。”材料中的“权益最广”是指(     

A.获得最多的赔款

B.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C.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5、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等口号和主张。这一系列口号和主张(     

A.是资产阶级近代化的探索

B.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D.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

16、“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几经调整,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依据④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中国海疆辽阔,可是一直有疆无防。但是19世纪70年代后,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训

B.八国联军侵华的巨大冲击

C.甲午中日战争的深刻反思

D.洋务运动新式海军的发展

18、宣告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彻底破产的标志是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长沙会战

19、新中国,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到1957年底,下列不是“一五”期间取得的建设成就的是(  )

A.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B.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提前开钻成功

20、毛泽东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因为他曾创办了(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平矿务局   C. 轮船招商局   D. 汉阳铁厂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___________政策改为实行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22、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2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

(2)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3)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4)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5、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在________全军覆没;中国同盟会在_______成立。

26、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的杂志是 _______

27、__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清政府任命的钦差大________成功收复了新疆。

28、爆发:________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________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________城。

29、______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0、结果:战争终以________的失败结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抗战,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1)什么事件的爆发导致了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2)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什么时间?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

(2)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重走长征路,发扬长征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后,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何为长征精神?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哪些?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显著成就有哪些?

(3)分别列举一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尤其是西北边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和中亚、欧洲联系的通道,清朝时期对这一地区采取了有效管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清朝皇帝是谁?   

(2)哪位皇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设置了哪一机构管理新疆?   

(3)乾隆帝时,哪一部族的回归壮大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4)今天,对分裂新疆,分裂祖国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