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中卫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做比较题的关键是比较项的选择,一是比较项要一一对应,二是要有可比性,这样有利于论从史出和启发性。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的比较,最准确的是

A.民主革命所属的阶段

B.领导阶级

C.斗争方式

D.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如图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遗址,造成圆明园被毁的罪魁祸首是

A.英法联军

B.俄国侵略者

C.八国联军

D.日本帝国主义

3、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国家的决策机构是

A.执政官

B.元老院

C.公民大会

D.保民官

4、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B.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C.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   D.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沈云龙先生回忆录中记载: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日上午,我在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看着日本代表签字,向联合国投降。这签字,洗尽了中华民族五十年来的奇耻大辱。材料表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       

A.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6、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的社论中出现这样-段话:“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人们还听到了一个新名词(     

A.“大生产运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

7、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从凭票证购买到用手机扫码支付。出现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互联网的应用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经济飞速发展

8、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一组图片。适合作为这组图片标题的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三民主义”

9、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

10、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斗争

D.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1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同盟会的成立

D.兴中会的成立

12、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新式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下列哪些不属于新式教育(  )

A.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 B.废除科举制

C.兴办太学、国子监 D.创办京师大学堂

1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条件是   

①清帝退位 ②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 ③孙中山担任政府总理 ④黎元洪担任副总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汉谟拉比国王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B.屋大维独揽国家最高权力实行元首制

C.大化改新促进日本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D.拜占庭帝国在奥斯曼帝国打击下灭亡

15、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垦牧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金厂等产业,还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这体现出张謇主张(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16、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状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19年,《新青年》刊载李大钊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20世纪初,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C.1942年,毛泽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D.20世纪初,《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17、下列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内容的是(     

A.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18、某电视台欲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参阅下列哪些人物的传记

A.孙中山、黄兴

B.林则徐、魏源

C.康有为、梁启超

D.邓世昌、丁汝昌

19、近代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下侵略与反抗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马关条约》签订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廊坊狙击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20、如图是张謇创办的通燧火柴厂火柴商标,商标上印有“振兴实业,挽回利权”的宣传口号。这件文物见证了张謇(     

A.民生主义的思想

B.维新变法的思想

C.实业救国的思想

D.教育救国的思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_回到祖国怀抱。

22、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到______,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23、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革命运动包括____________和镇压反革命。

24、中国国民党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5、1927年8月,______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29年12月,______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26、(1)汉武帝采纳了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①________

(2)公元前60年,汉朝设②________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被誉为③_________

(4)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蒙古族杰出首领④_________

(5)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⑤_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限制。

 

27、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该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___》,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9、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 ______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 ______农民运动失败。

3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8分)

(1)山西籍文学家罗贯中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

(2)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_______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红船精神)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点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长征精神)

(2)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长征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毛泽东指挥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哪一次?

(延安精神)

(3)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1940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写出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战后奋斗方向的会议。

(学习感悟)

(4)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32、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斗争的主力从开始到后来有何变化?为什么说它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3、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此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1895年,因为哪一次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3)哪一战争失败后中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次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

(2)上图遗址是在什么战争中被烧毁的?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1894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纪录片《走向海洋》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条约中表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方式发生变化的一条是?

【抗争】

材料四

(4)请说出领导图一事件的人物是谁?图二代表的事件中颁布了哪两个纲领性文件?

材料五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5)材料五所述是什么历史事件?其口号是什么?

【反思】

(6)综合对上述材料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