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次会议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终于从严重的历史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新长征,这次会议( )
A.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做出工作中心转移的历史性决策
2、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习近平强调的是实现中国梦( )
A.必须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B.必须深化改革开放
C.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八一宣言
4、张謇在创办第一家工厂时,引起了轰动。原因是
①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看,反差太大
②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生事物
④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突出表现在
A.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6、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实行包产到户
D.企业全面私有化
7、下列事件与结果的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件 | 结果 |
A |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 |
B | 维新人士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 得到上层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
C |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 拉开变法维新的序幕 |
D |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 戊戌变法失败 |
A.A
B.B
C.C
D.D
8、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表明,五四运动使一批知识分子认识到( )
A.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上层社会的局限性
D.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9、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 30 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10、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积极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1、1906年至1910年间孙中山等革命派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不包括( )
A.萍浏醴起义
B.金田起义
C.安庆起义
D.广西起义
12、1953﹣1956年,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分别是( )
A.互助组、生产队
B.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
C.公私合营、赎买
D.人民公社、生产合作社
13、下图场景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之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在教义上的共同点是( )
A.都反对奴隶主特权等级制度
B.都信仰耶稣
C.都主张忍耐、顺从、修行
D.都有严密的教会组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15、出现下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国民经济的调整
16、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行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抗美援朝胜利
17、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划定了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如图)。在中国人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上海道台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该现象说明
A.体现当时国人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
B.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主权意识
C.华洋隔离很好地避免了中外的冲突
D.反映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
18、毛泽东对骁勇善战的彭德怀评价甚高,曾经赋诗颂扬:“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940年8月,彭德怀直接指挥的重大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19、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遇刺
④袁世凯称帝
A. ④②①③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②④①
20、《全球通史》曾写道:“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该法典是
A. 《十二铜表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罗马法》
D. 《秦律》
21、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______”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22、一二·九运动背景:___________时间:1935.12.9口号:见88页性质:___________
影响:见88页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再一次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24、1928年4月朱德、陈毅的部队与毛泽东的部队在___________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36年10月,红军主力在___________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5、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1945年8月到10月间,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关注点是西安事变。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4)武汉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
27、____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_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8、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9、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及其他代表在北平召开了________。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通过了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30、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1)面对刽子手, 仰天长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 等人组织抗日游击队,抵抗日本的侵略。
(3)1940年,八路军以 为总司令发动了百团大战,增强了人民的抗战信心。
(4)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 ”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31、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四次主要的侵略战争,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在侵略者炮口的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是哪一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再写出其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哪一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面对不同时期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写出两例农民阶级抗击侵略的史实。
32、甲午中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曾经遍体鳞伤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但那段屈辱历史不容忘怀。请回答:
(1)甲午中日战争是怎样爆发的?
(2)甲午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3)甲午海战的失败给了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运动的开展?哪两个领域也开展了类似运动?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当时中国错误的经济行为给当时的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后果?
(4)材料四中的“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指的是当时在农村实行的什么做法?这一做法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4、从下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下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下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中共十二大 | 1982 | 北京 |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中共十三大 | 1987 | 北京 | 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 |
中共十四大 |
1992 | 北京 | 十四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提法。明确下一步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
中共十五大 | 1997 | 北京 |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中共十六大 |
2002 | 北京 |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
(1)这几次会议都是新时期我党探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
(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 )
(3) 我国的改革开放到1992年十四大召开后进入新阶段。( )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是从三大改造完成开始的。( )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 )
(6)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