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文山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3、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酚酞试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现象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4、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5、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32

46

64

85.5

110

138

170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6、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 “某品牌”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

D.乳酸是一种有机物

7、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8、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

9、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11、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13、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15、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16、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17、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18、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19、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20、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21、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2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23、野炊时将柴火架空燃烧,可使柴火烧得更旺的原理是(   

A.可燃物着火点降低

B.可燃物着火点升高

C.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4、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2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26、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请用线段将物质的化学式与物质类别之间连接起来。__________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从上表中查出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其构成微粒是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上表中氮元素与硅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钠和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钾元素 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钾的金属活动性较钠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每一周期元素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9、生活中常用到各种干燥剂。

(1)硅胶是无色或白色颗粒,其主要成分是SiO2,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生石灰是白色块状固体,吸水后变成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分子筛干燥剂是铝硅酸盐化合物,其晶体结构中有规整而均匀的孔道,只允许直径比孔径小的分子进入,能吸附水气和其它气体,吸湿速度极快。分子筛干燥剂吸水前后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0、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水银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______

32个铝离子______

4)儿童缺少____元素严重时得侏儒症。

31、KN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霜”指NNO3,“以水淋汁”是指溶解,“煎炼而成”是指______(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20℃时在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7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不考虑水蒸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时剩余固体质凝。测定结果记录如表:

溶液温度/℃

20

30

40

50

60

剩余固体质量/g

38.4

24.2

6.1

0

0

①20℃时,得到的是硝酸钾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

(3)如图7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①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指施是______

32、阳春三月,济川初中春潮文学社的同学一起骑着电动自行车外出踏青采风,

(1) 同学们携带的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A.辣炒白菜  B.面包   C.蒸鸡蛋   D.苹果

(2)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一般用氯气消毒(Cl2 + H2O = HCl + HClO)不法商贩用自来水代替矿泉水,请你设计实验帮助同学们确定所带的是矿泉水还是自来水(写方法、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

(3) 同学们看到农田中庄稼的叶色发黄,说明植物缺_________肥,可施加氯化铵,但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踏青时有同学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烧碱溶液

(5) 同学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叹大自然的奇妙。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6) 同学们野炊生火时,将树枝架空会使火焰更旺,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7) 同学们野炊后,用洗涤精清洗器具上的油污,其洗涤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3、食盐(氯化钠)

①盐是一类物质,食盐是一种盐。

②工业用盐——亚硝酸钠__________,有毒。

③生理盐水:含氯化钠0.9%的食盐水。

④用途:调味、__________、消除积雪。

⑤粗盐配溶液

34、2019年1月3日,嫦娥4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这是人类首次实现在月背着陆。月球上含有 He、N、Na、Mg、Si 等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1)氦原子剥去电子留下的氦核称为α粒子,α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

(2)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镁元素与氮元素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

(3)金属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过程中,氮分子分解生成的每个氮原子都会得到3个电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5、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D中的x______________

2)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______________(填序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36、配制5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g.若把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装置A,是小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装仪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小明可以通过调节螺丝______(填“a”或“b”或“c”)达到目的。

(2)若小李想使用最优的方法来实验室制取较纯净氧气,你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空气中的氧气,且生成固态的P2O5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38、为探究CO2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Ⅰ.20°C时, 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

Na2CO3

NaHCO3

CaOH2

BaOH2

溶解度/g

21.5

9.6

0.165

3.89

II.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 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为检验CO2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 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

2)实验二:小华取实验所得溶液 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_

3)实验三: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结果如上图所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液态空气蒸腾实验如图:

(资料)常压下,N2沸点为-196℃O2沸点为-183℃

结合资料解释: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40、32.5g 锌可以跟150g 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①可制得氢气多少克?把溶液蒸干,得到多少克硫酸锌?

②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③100g 这种硫酸稀释成20% 的硫酸,需加水多少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