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遂宁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詹天佑

2、新华社北京(2020年)10月22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一些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了如图纪念章。该纪念章反映的历史事件(  

A.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如图,这是东南亚的一座美丽的城市,素有爪哇的巴黎之称,这座城市也因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在此召开而闻名。你知道它是 (   )

A.印度的万隆   B.缅甸的仰光

C.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D.泰国的曼谷

 

4、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新纪元》一文,称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国人民应该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这篇文章为中共的成立作了

A.阶级基础 B.思想基础 C.组织基础 D.政治基础

5、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在《申报》中是这样记载的: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屐……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C.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D.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6、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7、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文化大革命”这场历史浩劫后的“补偿”应是(     

A.一届人大胜利召开

B.“两个凡是”方针

C.“两弹一星”试验成功

D.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8、20014月,日本政府审定通过了右翼学者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该教科书极力否认和美化日本在20世纪对亚洲国家的侵略历史。我们可根据下列哪些与日本相关的史实对此进行批驳(   )

①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制造旅顺大屠杀  ②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  ③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④1941年偷袭珍珠港  ⑤制造南京大屠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

 

9、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原因是(   )

A.没有受到清政府的支持

B.实际效果不足导致甲午战争惨败

C.洋务派中饱私囊,腐败严重

D.没有触及到制度改革

10、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是

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1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部门的投资占全国各部门投资的58.2%,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12、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的原因是

①孙中山、蔡锷等爱国人士的打击 ②复辟帝制遭举国上下的反对

③北洋军阀的割据与混战  ④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手工业生产是分散的、落后的、保守的、盲目的,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不能提高其生产力。”材料讲述的是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A.内容

B.背景

C.地位

D.影响

14、如下图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

15、抗日战争是在哪场战役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16、“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八七会议

17、下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A. 时间和意义   B. 背景和人物

C. 方式和背景   D. 人物和方式

 

18、1984年邓小平曾说:“世界上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办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如果不要战争,只能采取我上面讲的这类方式,这样能向人民交代,局势可以稳定,并且长期稳定,也不伤害哪一方。”可见,香港回归的意义是(  

A.洗雪了中国百年耻辱

B.为解决世界争端提供了新的范例

C.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促进了香港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19、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帆,引航的帆,啊……”对于歌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七月南湖召开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在南湖红船上决定创建人民军队

C.云将收,雾将散意为国共合作,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D.引航的帆喻意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0、“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与这些讲话内容相关的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中共十四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2001年,中国加入了____,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将中国带入全球贸易体系,参与全球竞争。

22、下图是陈独秀,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最为重要的阵地在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_______(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24、局面: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有以________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________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________为首的奉系军阀。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等。

危害: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________,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________纷争的动乱之中。

25、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26、20世纪60年代,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实验,终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获得2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标志:宣告__________________成立。

28、开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的运动是:_____

29、这里的每幅图片都在诉说着一端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事件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根据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1919年5月初发生的_________运动,与之有关的一个重要节日是____________。这个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2)图二反映的1945年8月蒋介石为了__________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到___________商谈国内和平。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等人来到这里,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签署了_______________

(3)图三反映的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_______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覆灭。

30、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  ____要求剪去辫子。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_______的服装一律废止_____、西服、新式旗袍流行起来。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出现了很多失误,主要失误有哪些?

32、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请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口号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五四运动的地位。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刊物

(1)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写出一例即可)——

(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3)成为新文化运动重要阵地的刊物——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不断发展。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取代。

(1)材料一中的“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这些原则”的影响。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1960年

1975年

1985年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政府提出来一系列发展倡议,编织遍布全球的“朋友圈”,……携手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中国积极引导国际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合理方向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发展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取得许多成就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