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华民国创建进程时间轴,发生在①处的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C.中国同盟会成立
D.宣统帝溥仪退位
2、《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鲁迅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3、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赶走了外来侵略者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三民主义的形成
4、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B. 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C.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
5、洋务运动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福州船政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湖北织布局
6、1860年10月6日,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马首与其它十一尊兽首铜像一同流失海外。导致中国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
A.英法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日联军
D.美法联军
7、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指( )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B.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
C.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D.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8、“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哪一年( )
A. 1898年 B. 1911年 C. 1912年 D. 1913年
9、“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土改运动。大批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和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报名参加土改工作队,投身到这场伟大斗争中。”这场斗争的最终结果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B.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10、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文学革命倡导者、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
A.
B.
C.
D.
11、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立下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这种“包干到户”的生产形式发展成后来的(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12、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
A.“三民主义” B.“振兴中华” C.“扶清灭洋” D.“废除二十一条”
13、孙中山《讨袁檄文》: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下列行为使袁世凯想一人冠冕的野心昭然若揭的是( )
①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②二次革命 ③修改总统选举法 ④解散国会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制度与法律体系日趋完善。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法制建设与建国初期相比较,突出特点是( )
A.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颁布和实施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
A、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投身于抗日洪流中
B、观看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16、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
C.小林:战争是清政府挑起的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7、“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8、“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湖湘名人左宗棠为“民族功臣”,其历史依据是( )
A.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B.威海卫战役,自杀殉国
C.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19、“红船开天辟地,红日东方升起”,红船起航,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红船起航于( )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七大
20、在一部影片中周恩来对蒋介石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如果请你选择这部影片的题目,你会选择(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长征
21、(1)1949年(_____)月(_____)日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年开始执行;到1956年底(_____)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_____)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4)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_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经济体制。
(5)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_____)推进;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2、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 _______”的洋务运动;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为钦差大臣,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
23、____________(会议)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4、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 ______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______ 为了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以身作则,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25、填写下面年代尺上A、B处的信息。下图所示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哪条线索?
A:________B:_________
线索: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人民的大宪章,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7、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8、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29、武昌起义组织机构:_______和_______。
30、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
31、简答题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哪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体?这两个战场分别是由哪两个党派领导的?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抗日战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2、列举两例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
33、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促进祖国统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请写出这一构想已在哪两个地区成功实践?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哪一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
(3)“九二共识”的达成有什么意义?
(4)2005年访问祖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
(5)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
34、追寻近代化的艰辛探索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押(轻慢,轻侮)处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急迫)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
——《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
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所办的新政虽多,总不出乎兵事和制造两类,当这世界更新,一切治法,宜从根本上变革的时候,这种办法,自然是无济于事的,再进一步,便要改革及于政治了。……而中日之战,以偌大的中国而败于向所轻视的日本,这实在是一个大打击,经这一个打击,中国人的迷梦,该要醒了,于是维新运动以起。
——吕思勉《中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有哪些?并指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相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何进步?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