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文山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提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其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在于( )

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2、《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曾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为井岗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岗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岗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 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B.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下面的几个时间是抗日战争期间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平型关战斗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七七”事变

④百团大战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4、李阳要在网上查找民办工业的历史。下列关键词中,无法给他提供资料的是( )

A.开平矿务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大生纱厂

D.发昌机器厂

5、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南京,国民政府组成了空前的规模空前的哪次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

A.太原会战 B.武汉会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6、“围魏救赵”“立木为信”“百家争鸣”,这些成语典故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夏朝   B. 汉朝   C. 西周时期   D. 战国时期

7、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8、黄叶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百年史笔话英豪——近代风云人物》的墙报。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应当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A. 禁毒先驱   B. 农民领袖   C. 甲午英烈   D. 变法志士

9、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0、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_____”,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题中横线处应选( )

A.新经济 B.市场经济 C.商品经济 D.自然经济

11、“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A.林则徐虎门销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12、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

A.贺胜桥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上甘岭战役

13、黄海海战爆发后,光绪帝曾为某将领写过一首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该将领是

A.邓世昌 B.左宝贵 C.叶志超 D.关天培

14、“初期的强制措施给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粮食总产量在1931-1932年出现下降,经历1933-1937年的增长,在1937年达到俄国历史上的最高点。从1938年又开始下降,1940年的总产量比1928年仅有10%的增长。”材料体现的是(     

A.一战期间沙皇俄国的现状

B.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与意义

C.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与效果

D.经济大危机的蔓延与缓解

15、“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并能真实反映的材料,具有高度的史料价值,以下能作为研究戊戌变法运动“一手史料”的是(     

A.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书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学者所著的《戊戌变法史事考》

D.影视剧“公车上书”片段

16、《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理由为他“曾经替中国发明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

A. 主张文学改良 B. 创办《青年杂志》

C. 发表《在狂人日记》 D. 倡导君主立宪

17、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进行的斗争有(  )

①抗美援朝②开国大典③土地改革④三大改造⑤镇压反革命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2019423日,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阅兵仪式在山东青岛举行,见证我们中国海军的力量。回顾历史,我国海军近代化建设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20、每当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总会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A. 贝多芬、巴赫   B. 田汉、聂耳   C. 鲁迅、巴金   D. 蔡元培、陶行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年9月,___________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部队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2、议题:总结历史经验,制定党的_______

 

23、桥不仅展示了建筑之美,而且见证着历史发展。

(1)______战争中,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2)红军长征途中在大渡河上通过的铁索桥是__________

(3)“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________桥畔中国军人的怒吼,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24、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_____,是处理国与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访华的日本首相是 _____

25、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革,发行股票(通称“小飞乐”)。该股票反映了_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决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这项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7、____________于1839年6月在虎门销毁110多万千克鸦片,他一生力抗西方入侵同时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8、________年,海峡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9、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_______

30、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32、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概述其历史意义。

(2)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3)辛亥革命期间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法令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

33、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阅读下列“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大事年表简表”,回答问题。

中共党史若干大事简表

时间

重大事件

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1924年-1927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10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4年10月

中共中央于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召开

1937-1945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①______战争

1945年8月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1946-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

1949年10月1日

②______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运动与抗美援朝开始

1956年

③______基本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01976年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

2018年

中共十九大召开,中共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表格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什么?

(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谁?他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怎样正确的道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许多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请指出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明确规定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新的理论成果。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过许多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请你指出其中重要的一次并概述其伟大意义。

(6)中国革命与中国建设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又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回顾伟人的一生,为了挽救中国的命运,他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对此某历史兴趣小组针对一本书籍《孙中山和辛亥革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环节一:导言总结知识

(1)在开篇导言部分的“立志与求索”中写有“上书李鸿章遭拒”和“萌生反清之志”等内容,请结合当时的实际形势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2)文中多次提到“起义失败”和“再次起义”等内容,结合你的理解,谈谈这主要表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种怎样的精神品质?

环节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

——人民日报社论《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3)书中出现了一些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城市(如武汉、南京),出现这两个城市的理由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综述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至少三个方面)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5)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