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茂名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享有“当代神农氏”的美誉,育成“东方魔稻”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钮经义

C.袁隆平

D.王进喜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我国改革历程中的几项举措先后推进的顺序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D.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抓关键词是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符合“张謇”、“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十九世纪末”三个关键词的企业是

A.继昌隆缫丝厂

B.上海申新纺织公司

C.大生纱厂

D.福新面粉公司

4、太平天国通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目标的纲领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 D.《勘分西北界约记》

5、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6、历史研究重在证据。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文学作品的描写   B. 电影片段的场景

C. 屠杀现场遗迹   D. 日本的官方言论

7、有材料统计,从1914—1918年,中国农户减少了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了2600万亩,荒地增加了4900多万亩;1914—1919年,全国陆军人数增加了92万多人,军费年年大增。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B.辛亥革命的发生

C.袁世凯独裁统治

D.军阀割据混战的出现

8、青藏公路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它修建于

A.一五计划期间

B.十年文革期间

C.改革开放期间

D.进入21世纪后

9、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

A. 武汉长江大桥   B. 南京长江大桥

C. 郑州黄河大桥   D. 胜利黄河大桥

10、下图可以看出1916年胡适提倡(       

胡适日记·卷十四

一九一六年

答梅觐庄——白话诗…………………………437

答觐庄白话诗之起因…………………………442

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447

打油诗寄元任……………………………………460

文学革命八条件…………………………………464

觐庄之文学革命四大纲……………………………468

A.民主

B.科学

C.新文学

D.新道德

11、下列为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   ②军阀割据混战   ③宋教仁案   ④袁世凯称帝

A.②③④①

B.③3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12、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和多项国际大奖的获得者,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学森

13、“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以下能体现这场战争性质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关税协定

D.允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4、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指(  )

A. 卢沟桥事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5、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 21 倍。 这些成就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A.完成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标准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16、下图檄文中出现“万户涕泪”的原因是(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军阀割据

17、某学习小组在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时,列了一份大事年表,其中,造成太平天国运动衰落的转折性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沦陷

18、这幢房子,地方虽小,但意义非凡。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对“崭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

B.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19、图反映了某一历史事件从兴起走向失败的过程。从图中信息可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2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族抗战

D.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2、1884年,为加强西北塞防,清政府在______建立行省。与此同时,中国的东南海疆也受到威胁。1885年,清政府在_______建立行省。

23、《南京条约》中,割_______给英国;《北京条约》中,割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4、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__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_______年。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 ______ ,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 ______ 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6、戊戌政变时,甘愿为变法牺牲的维新派人士是________

27、1947年,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8、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9、下图人物是______

30、1990年,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_____,这里很快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2001年,我国成为_____的成员,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32、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探索中,我国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分别是什么?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时所有制发生什么变化?有什么意义?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它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哪一制度的正式确立?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据部编教材、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材料二       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二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三的现象有什么联系?

材料四       1978年至2017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7640万人,年均增加961万人。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

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部分)

(5)根据材料四,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6)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认识。(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