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创立黄埔军校
2、下图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的一张珍贵照片。请说出解放军是在下列哪一战役中解放南京的(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渡江战役
D. 平津战役
3、孙中山评价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他评价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4、“时列强割据,国土与国权齐丧,闻洋枪而股战,对红毛以屈膝,有一伟人生焉,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评价的是哪一历史史实?( )
A.林则徐禁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左宗棠镇压太平军
D.左宗棠办洋务
5、“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就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一个中国
C.坚持社会主义
D.坚持和平统一
6、“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孙中山和黄兴等发起了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二次革命
D.辛亥革命
7、如下表为某学生整理的课堂笔记,依据内容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是( )
一、历史背景: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二、内容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的社论中出现这样-段话:“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人们还听到了一个新名词( )
A.“大生产运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
9、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三民主义
C.自由平等
D.马克思主义
10、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正确的一组是
| 事件名称 | 内容或意义 |
A | 南昌起义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
B | 八七会议 |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C | 秋收起义 | 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
D | 古田会议 |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
A.A
B.B
C.C
D.D
11、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同时他们也都接受《权利法案)。当时议会的真正目的是( )
A.加强国王的政治权力
B.加强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C.剥夺国王的全部权力
D.把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下
12、八年级学生小明,准备办一期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主题的历史黑板报,其中不能选取的是( )
A.领导“百日维新”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提出“三民主义”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人民日报》的社论见证时代风云、书写社会变迁,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的轨迹。下列社论发表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是( )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迎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
C.《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14、毛泽东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如图图片记录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15、“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出自下列哪一文件(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6、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 主要阵地 B. 旗帜 C. 代表人物 D. 影响
17、“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拟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目的是为了纪念(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抗战胜利
19、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0、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李自成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巾起义 D.护国战争
2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______。
22、____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_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3、打响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
24、_____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5、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_____________”。
26、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2001年我国为了“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的举措是加入__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7、论从史出:上海被称为东方梦巴黎,这座国际性都市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变化,请把史实或结论补充完整。
结论:这里最早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
史实: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这里见证了 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历程。
史实: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3)结论:这里见证了_______________的兴起。
史实:1915年,陈独秀在这里创办《新青年》,在《警告青年》一文中提出“民主”“科学”口号。
(4)这里见证了___________的爆发。
史实:1919年6月以后,运动中心从北京转到这里, 工人罢工推动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5)这里见证了先进政党的建立。
史实: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它们是深圳、珠海、汕头和____;1990年,又在上海建立了____,这被称为是打出了“对外开放的王牌”。
29、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________,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___”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
30、准备: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建立: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________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____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选举________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1)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试举五四运动的史实一例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红船精神)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什么?
(长征精神)
(3)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指挥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延安精神)
(4)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神经中枢。1940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写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理论名称。
(学习感悟)
(5)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32、中共二大的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33、回顾百年历史,探究国共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是什么?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2)写出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起义名称。
(3)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20世纪40年代,国共两党之间发生了哪一战争?
(5)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有何感悟?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抗战胜利不久,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中共代表团的来临使整个山城重庆为之沸腾,许多人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1)上述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渝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及个人理解,为什么“整个山城重庆为之沸腾,许多人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4)有人认为,既然没能阻止战争,这种谈判就没有意义,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