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乐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5年毛泽东在《七律·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实现全民族抗日

B.商讨军队国家化

C.发动秋收起义

D.争取国内和平

2、“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后被下令焚毁。”这一野蛮事件发生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抗日战争时期

C.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D.北伐战争时期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图反映了(     

①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②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③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④当时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有人说:“‘文革’时期虽然建设遭到破坏,但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我国

A.结束了依赖“洋油”的时代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建成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D.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5、1936年12月《桂林日报》发表了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通电中的“陕变”指(     

A.华北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6、1936年12月《桂林日报》登载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7、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境剧《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星星之火——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C.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红军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8、纪念碑、纪念雕像都可以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下列纪念碑、纪念雕像所承载的历史事件的相同之处是

     林则徐                                 邓世昌                              左宝贵

A.领导禁烟运动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抵抗外来侵略

D.反封建,追求民主进步

9、以下内容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0、在朝鲜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表现出强烈集体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 )

A. 黄继光   B. 董存瑞   C. 罗盛教   D. 邱少云

11、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在一场战争中遭到焚毁。关于这场战争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战争爆发于1840年

B.战争前后的一段时期是中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

C.战争的主凶是英国和美国

D.战争是西方列强为了镇压天平天国运动而挑起的

12、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A.亲历者的回忆记录

B.开国大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新闻评论

D.相关文学艺术作品

13、每个年代都有其特殊的生活记忆。下列四组关键词,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状况完全相符的一组是(   )

A.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浮夸风

C.经济特区、三面红旗铁人

D.两弹元勋走资派、红卫兵

 

14、某同学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后,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澳门回归 D.香港回归

 

15、下图反映的是解放区土地改革中翻身农民丈量土地的情景,下列 关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表述错误的是

A.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C.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D.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抗日战争

16、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这里”指的是(

A.遵义 B.南昌 C.会宁 D.瑞金

17、玉门市境内有独山子东乡族自治乡和小金湾东乡族自治乡,由此我国实行

A.“一国两制”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860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侵略者”是指( )

A. 俄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日本军队   D. 八国联军

 

20、以下是小铁同学整理的《马关条约》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马关条约》

签订时间:18954

签订地点:日本马关

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丰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条约危害: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条约内容

D.条约危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  

(3)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的文件:  

(4)1897年近代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2)中国地主阶级被消灭——

(3)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5)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3、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活动,请填写表格空白部分。

时间

革命活动

1894

在檀香山成立①,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1895

与陆皓东等人发动②起义,起义失败

③年

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12

创建④,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3

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915-1916

发表《讨袁檄文》,掀起⑤战争

1917-1918

组织护法军政府,开展护法运动

1924

召开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⑥年

创立黄埔军校,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1925

病逝,终年59

请填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98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珠海、汕头和________设立为经济特区;1990年,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25、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的_____,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6、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_________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________的转折点。

28、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孙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他破坏民主共和,___________________,遭到举国反对。

30、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鸦片走私逐年递增,数量巨大,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2)虎门销烟意义重大,值得我们缅怀。

(3)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

(4)英国通过《南京条约》侵占了香港。

(5)经历了百年沧桑,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出现了很多失误,主要失误有哪些?

3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2)哪次会议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3)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哪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

(5)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分别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

(7)“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8)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将如何努力,去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33、概括戊戌变法的原因。这次变法有何重要影响?从它的失败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略战争曾占领过北京,给这座繁华的都城带来深重灾难?

(2)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第二句话说明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选择与国民党合作进行革命斗争,这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它给共产党人以深刻教训,为挽救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哪次武装斗争?

(4)漫漫解放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都是什么?

(5)通过以上的探究,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