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泸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C.选举李大钊为中央局书记

D.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2、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99 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并发展各种精神,在不同时代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船精神  ②五四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⑤延安精神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②③①④⑤

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观察图一、图二中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C.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逐渐深入内地

D.晚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

4、“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亚罗号’上逮捕几名海盗和涉嫌水手,英国称‘亚罗号’是英国商船。10月23日,英舰突然闯入虎门海口,发炮进攻珠江沿岸炮台,悍然挑起侵略战争”。材料中的“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上述材料应出自(   

A.《大总统誓词》

B.《清帝退位诏书》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台湾岛 C.镇压义和团 D.南京大屠杀

7、下列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   )

A.起兵反抗辽统治者的压迫

B.建立蒙古政权

C.定国号为元

D.灭亡金朝

 

8、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9、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抗争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其中以农民阶级为主体发动的运动有

太平天国运动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宣言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封建地主的自救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11、有史学家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下列史实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B.创办黄埔军校,提出新三民主义

C.颁布法令,限期剪辫,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粉碎“四人帮”后,我国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己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 行政法

B. 宪法

C. 民法

D. 刑法

13、“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4、“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将烟土切碎拋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戮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材料反映的是

A.公车上书

B.黄海海战

C.鸦片战争

D.虎门销烟

15、《辛丑条约》签定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这主要是指:( )

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 赔款数量大,清政府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16、1911年朱德随滇军参加推翻清朝的革命……1915年朱德升为团长,被派往四川跟袁世凯的军队作战,获得了胜利。朱德参与的这两次革命战争分别是

A.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

C.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

D.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17、邓小平曾经对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作了这样的说明:“他告诉我们,开始必须在内线打,打到一定时候,也就是削弱敌人之后就要打到外线……”“转到外线”的重大行动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18、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这场战争指的是

A.十字军东征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1861年改革

19、抗日战争时期,既是陕甘宁边区首府,也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并且成为敌后战场的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该地区是

A.北平 B.延安 C.瑞金 D.沈阳

20、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了世界和平的历史事件是(  )

A.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C. “辽宁舰”交接入列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___爆炸成功。

22、___________4月,蒋介石在___________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___________利益。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_______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 ___________

(3)种植园和 _________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4)1785年,瓦特改进的______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24、(卷号)2722237923123200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

(2).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

(3).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_____。

(4). 1990年______开发区建立起来。

25、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红军长征出发地

B.红军三大主力军胜利会师

C.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

D.遵义会议召开地点

 

26、【民主共和·制度保障】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____________的重要成果。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北伐期间,他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_______。

(2)面对西北边疆危机,他力主收复新疆,“尺寸不可让”_______。

(3)以“实业救国”为已任的“状元实业家”_______。

2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会议的名称。

(1)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会议——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会议——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

(4)“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5)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会议——

30、1844年中美______________中法_____________签订。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我国坚持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2)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中国代表。

(3)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4)21世纪初,我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的事例。

(5)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外交地位的变化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32、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回归——分离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是哪一年被日本侵占去的?原因是什么?

(2)台湾又是什么时候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又是什么?

(3)今天,海峡两岸骨肉分离,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你有何感想?

33、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和共产党牺牲的最高将领分别是谁?

(3)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开祖国半个世纪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台湾在什么时间离开祖国怀抱的?日本是依据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台湾的?这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把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排斥于官学之外,以优厚待遇延揽儒生数百人进入政府。……他根据黄仲舒、公孙弘的建议,在首都长安建立太学(国立大学),教授五经,从学官弟子里选拔官吏。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迄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

材料三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张岱年《老专家谈儒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凸显“官学”的地位所采取的措施,并概述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具有这种态度的时代背景。

(3)提炼材料三的核心观点。你认为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