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聊城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决定了抗美援朝

B.开展了三大改造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如下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这一会议(     

A.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我国第一部宪法

B.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决定改北京为北平,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峥嵘岁月,涌现多少劲旅!“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百团大战

4、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与“果子”丢失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虎门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

5、1906年至1910年间孙中山等革命派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不包括( )

A.萍浏醴起义

B.金田起义

C.安庆起义

D.广西起义

6、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长沙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B.台儿庄战役——一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百团大战———中国抗日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D.广州、武汉失陷后——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7、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说道:“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机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下列最能反映英国这种愿望的条款有

①五口通商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中英协定关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8、“黑暗神州尽雪霜,工农出路在何方?八一首义新军诞,打响光明第一枪。”该诗是为了纪念(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胜利会师

9、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

A. 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B.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C. 云南宣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D. 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10、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B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C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A.A

B.B

C.C

D.D

11、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是在   (   )

A. 1965年   B. 1966年   C. 1967年   D. 1968年

12、下列选项中,与下图反映的事件无关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D.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

13、《人民日报》于1978年12月24日在第一版刊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请问你下列观点中,最不可能出现在全会公报中的一句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C.立即实行改革开放

D.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14、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

B.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5、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嫁。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是指(     

A.北平谈判

B.重庆谈判

C.南京谈判

D.西安事变

16、我国的沈阳市在每年的某一天都要汽笛长鸣,以警示国入不忘国耻,这一天是哪一事件的纪念日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7、鸦片战争后,传统的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黄河长江流域

C.中西部地区

D.北京西安等大城市

18、对下表所反映现象的解读,准确的是(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业生产

B.军阀混战带来深重灾难

C.清政府的黑暗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D.中国军队的近代化程度提高

19、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中,居于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是( 

A.《中外纪闻》《湘学报》 B.《时务报》《国闻报》

C.《湘学报》《知新报》 D.《天演论》《变法通议》

20、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A.孙中山宣布辞职 B.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责任内阁的成立 D.“二次革命”的爆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填空题:

(1)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________的完成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1年,________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及附近岛屿外,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自治制度。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

小平的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2、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指的是________(事件)。

23、     )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到1956年底,(     )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4、___________年6月,为镇压__________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5、____________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6、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______

27、近代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

28、________年,中华民国成立;  ________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9、1992年,邓小平的 _________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0、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想一想:怎样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运动的开展?哪两个领域也开展了类似运动?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当时中国错误的经济行为给当时的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后果?

(4)材料四中的“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指的是当时在农村实行的什么做法?这一做法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3、一直被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的五四精神是什么?请说出三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

材料二  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幸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材料三抗日战争以前……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能继续向前发展。到1936年,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达到了高峰。

(1)根据材料一概要指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12--1919年民族工业出现了大发展,请从国际方面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两次高峰的共同原因。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结合上述分析,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