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黑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97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某纪念塔题词:“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题词中的“这里”指的是(   

A. 井冈山   B. 瑞金   C. 会宁   D. 南昌

2、进入西安事变纪念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历史的转折”是指

A.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仝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3、美国记者史沫莱特曾对一场战役作了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 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

B. 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 其目标是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4、作为现代化的国家,立国就应确立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新中国成立之初,尚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因此不得不采取一种变通方法。这段话中的“变通方法”是指

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实行土地改革

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在清军和英法武装力量的联合进攻下,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 八旗兵的腐朽不堪

B. 太平天国的战略失误

C.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D. 清军与英法联军的进攻

6、1913年春,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经过调查杀害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是袁世凯。“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改革开放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这次会议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

A.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9、经过洋务运动。中国并没有强盛起来。一些志士仁人在探究其中的原因,寻找救国的方法,“维新变法”就是他们找到的出路之一。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是( )

A. 康有为、梁启超   B. 李大钊、胡适

C. 李鸿章、左宗棠   D. 曾国藩、张之洞

 

10、八年级2班开展了“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五四运动

C.“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D.“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一二•九运动

11、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两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选拔人才和任用官吏的情形。电视剧甲:在太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儒学生在丞相推荐下去荆州做官。电视剧乙: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考试每年吸引了近千名考生,他们皆以“进士及第”为极高荣耀。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汉

B. 秦、唐

C. 汉、唐

D. 唐、元

12、表中直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A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B

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在北京创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C

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D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A.A

B.B

C.C

D.D

13、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批企业的是( )

A. 轮船招商局 B. 福州船政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上海发昌机器厂

14、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     

A.1950

B.1949

C.1951

D.1955

15、朱德元帅在1962年视察井冈山时,将井冈山称为“天下第一山”,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是(     

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地方       ②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地方

③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地方                              ④长征开始的地方。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6、现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A.宋教仁

B.黄兴

C.谭嗣同

D.蔡锷

17、“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句话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的统治过于残暴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

18、“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儿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国民革命的失败

D.“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9、习近平指出,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最早提出于哪一会议(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为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孙中山提出了(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恢复中华

D.平均地权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___________自治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

22、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

23、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生产。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 ______。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开创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 ______

24、根据提示列举下列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94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2)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3)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5)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抗争,这是:  

(6)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

 

26、1951年,人民解放军以战促和,最终实现了这片高天厚土的和平解放。这片地区是_________;每年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

2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______大总统;3月11日,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

28、1851年洪秀全发动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废除________,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29、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日最庞大、主权表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这一条约是在____战争后签订的,该战争发生在1900年。

30、1875 年,清政府任命_____为钦差大臣,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毛泽东选集》

根据材料,分析毛泽东所提出的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32、辛亥革命是在哪一革命政党的推动下爆发的?辛亥革命对中国制度的变革有什么影响?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33、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他们之间的努力有什么异同,尝试叙述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坚定捍卫多边主义,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向世界展示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中国——习近平主席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启示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30年来发展对外交往的根本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成就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的“实际行动”,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