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这突出反映了( )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C.领导集团内部团结
D.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
2、与“1971年”“第26届”“五大常任理事国”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中美建交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中日建交
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3、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并发展各种精神,在不同时代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精神②红船精神③长征精神④小岗精神⑤铁人精神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③①⑤④
4、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胜利挺进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最大的影响是( )
A.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C.解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D.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5、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 )
A.人民军队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B.西藏地区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西藏人民欢迎解放军进入西藏
D.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6、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
A. 李自成、西安
B. 朱元璋、北京
C. 洪秀全、天京
D. 奕山、广州
7、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下图是陈云同志的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映了20世纪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是针对( )
A.文化大革命定性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问题
D.新时代阶级斗争问题
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
A.“五一六通知”的发出
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9、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打土豪,分田地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0、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
A.自然法或村法
B.习惯法或村法
C.公民法或习惯法
D.万民法或公民法
11、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在下列哪一时期奠定的
A.镇压反革命运动期间
B.抗美援朝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土地改革运动期间
12、下列各项中,能对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研究起重要作用的选项是
①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
③科举制度的废除
④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关于下列四个重要事件的表述,完全符合史实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0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参加深圳特区建立________周年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 )
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15、下列说法或表述,错误的是( )
A.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
B.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6、195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宣布1958年我国小麦总产量达1010亿斤,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这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A.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性
C.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问题
D.中国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
17、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发展是硬道理”,这些话提出应该是在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
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18、《全球通史》曾写道:“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该法典是
A. 《十二铜表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罗马法》
D. 《秦律》
19、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国民党主席连战“和平之旅” ②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④③①②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20、下图是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本次谈判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A.联合进行北伐战争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和平问题
21、文革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
22、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 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 意义 | 存在的问题 |
| 走合作化道路 | 标志着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_____________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 由于工作过于粗糙、急促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偏差。 |
对手工业的改造
|
|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
23、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
24、1915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5、太平天国起义后,洪秀全称“________”,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________为东王。
26、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________”。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________年艰苦曲折的斗争,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7、2001年,中国加入了____,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将中国带入全球贸易体系,参与全球竞争。
28、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____。1901年9月签订的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9、1895年,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38年,______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30、孙中山少年时期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洪秀全是______。
31、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举出两处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3)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派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
(4)举一例说出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和事迹
32、回答下列解放战争和民族工业的有关问题。
(1)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了什么谈判?这次谈判签订了什么文件?
(2)大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3)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运动?状元实业家是谁?
(4)近代国家举办的最高学府,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33、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70周年。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 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
改正:
【 】(2)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改正:
【 】(3) 斯大林格勒战役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改正:
【 】(4)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改正: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2年5月,党中央根据中财委提出的建议,确定了“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并积极组织力量着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
1952年8月下旬,以周恩来为团长,陈云、李富春同志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应邀前往莫斯科,与苏联政府商谈援助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问题。1953年5月15日,由李富春和米高扬分别代表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編制工作,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在周恩来直接领导,陈云、李富春的具体指导和苏联的帮助下,编制成功的。经过反复酝酿,前后数易其稿,费时4年,“边建、边改、边学”,终于编成,并付诸实施。由于计划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实行了决策的民主化、施工的程序化,经过严密组织,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全面提前超额完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边打、边稳、边建”方针所指具体任务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