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金昌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称:“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水岭”指的是(       

A.创办南洋公学

B.废除八股取士

C.停止科举考试

D.统一全国学制

2、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A.都经过细致周密的筹划准备 B.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都是由青年学生发动

3、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孟良崮战役

B.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D.淮海战役

4、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民族英雄人物是(     

A.邓世昌

B.关天培

C.陈化成

D.林则徐

5、上海成为中国红色发源地的原因,党史专家比较公认的因素有: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第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B.国民党统治最薄弱之地

C.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中国工人阶级重要发源地

6、“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遵义会议

B.新中国成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的建立

7、在60年代,人们流传着一句话:“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影响了社会风尚,培养了几代人。“他”是(   )

A.

B.

C.

D.

8、下列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B. 实行政企分开    C.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D. 实行平均分配

9、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A.1839年6月

B.1893年6月 

C.1840年6月  

D.1841年6月

 

10、某班同学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这项发明

A.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B.提高了印刷效率

C.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对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11、鸦片战争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

A. 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B. 1840年,英国军舰进入广东封锁珠江口

C. 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   D. 1841年,英军入侵香港岛

 

12、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支持清朝,反对沙皇独占新疆

B.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主张

C.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

D.曾纪泽外交斗争的有力配合

13、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14、孙中山在《讨袁檄文》写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为此,孙中山的讨袁行动是( )

A.护国战争 B.护法运动 C.二次革命 D.保路运动

15、下列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的暴行的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16、从十五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但其内容的一脉相承性从根本上反映了(  

A.指导思想就是各时期领导人的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

D.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

17、下表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英国主要进出口货物征税情况变动对照表(部分),出现这种变动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分类

货物名称

单位

1838年税率(%)

新税率(%)

出口

土丝

15.08

10.00

肉桂

5.14

0.75

进口

羽纱

0.83

0.07

檀香木

2.15

0.05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望夏条约》

D.《辛丑条约》

18、周恩来睿智通达、灵活高超的外交艺术展现了大国总理的风采。下表关于他外交风云知识整理正确的是(          

A

1953年

接见苏联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1955年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1970年

在北京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D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后,访问美国

A.A

B.B

C.C

D.D

19、北京和南京都是中国著名的古都,1853年的中国有两个对峙的政权,除了以北京为都城的清朝,还有一个以南京为都城的政权是(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中华民国

D.湘军

20、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中国共产党员构成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

51%

19%

30%

1928

10%

76%

14%

A.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

B.中共武装力量的创建

C.中共对军队绝对领导

D.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列表总结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请填表: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1949年

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__________

1954年

_________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1955年

印尼_________会议召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20世纪

70年代

_____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

中国与交战14年的宿敌________建立外交关系

_____

通过“跨过大洋的握手”和多次磋商,中美建交

新时期

2001年

__________成立,是我国睦邻友好政策的突出表现

_____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7年

首届__________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2、基督教的救世主是________________

23、《沙俄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中的A处是沙俄通过《_____》割占的,B处是沙俄通过 《北京条约》割占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_____平方千米领土。

24、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5、______运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三亿多农民获得土地。

26、(1)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是这一王国的文明象征,那么,这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

(2)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传说中的_____;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

(3)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其长篇诗作是_____

27、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8、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第一届政协会议决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___

29、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____(地点)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地点),之后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30、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多支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______规模最大。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中华民族独立后,在民族复兴大道路上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富国梦的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木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器物之变〗

(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及民用企业。各写出其中一例。

〖制度之变〗

(2)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维新派掀起的运动是什么?

(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是什么?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思想之变〗

(4)“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感悟之变〗

(5)综合上述问题探究,请你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33、中国近代国共两党对国家关系与民族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影响着中国时局和改变中国的命运。分别写出两次合作开始的标志。

(2)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以“工农”为主体建立了什么政权?写出粉碎国民党剿灭红军企图的事件。

(3)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写出其在20世纪40年代初制造的事变一例。介于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态度,此后国民党又在哪一战役中大溃败?

(4)哪一事件使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今天海峡两岸分离的局面?

(5)回顾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标是商品的载体,不同时期的商标可以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如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锡荣氏企业使用的“兵船”牌商标。“中国自制顶上面粉”“商部批准概免税厘”分列商标左右侧,商标上有面粉公司的英文译名,下有重量、规格及质量保证等英文说明。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此一时期促进荣氏面粉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大生纱厂收不抵支,负债累累。1931年,日商凭借特权,使国内工业无法与之竞争。抗日战争期间,大生纱厂又被日本人实行“军管”。抗战胜利后,被四大家族所控制,企业最终陷入绝境。

(2)依据材料二,以大生纱厂为例,说说制约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