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锡盟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历史学家蒋廷黻描述一位历史人物:“他在日本组织同盟会,并创办《民报》。这是我民族初次公开的革命团体。”这里的“他”是

A.孙中山

B.袁世凯

C.黎元洪

D.蒋介石

2、上海许多工厂的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天津总商会也致电北洋政府:急以明令并惩曹陆章三人,以谢国人。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3、据下表内容,可了解(       

(1)广大苏区人民努力发展生产,为中央红军补充了军需。

(2)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策应和配合。

(3)到贵州去和到陕北为落脚点,都是中共中央的理性选。

题18表

A.贺胜桥战役的战前准备

B.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C.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

D.转战陕北胜利的原因

4、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除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外,还

①开办民用工业 ②筹建海军 ③兴办新式学堂 ④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5、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世界进入多极化竞争

6、毛泽东曾经称赞此人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那么这个人是(     

A.徐锡麟

B.张学良

C.叶挺

D.傅作义

7、在旧中国,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状况是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     

A.原因

B.依据

C.结果

D.影响

8、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B. 《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 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 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9、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的创作时代是(     

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0、被称为“第一人权宣言”,并且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11、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纸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为主旨的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的是

A.《国闻报》 B.《民报》 C.《新青年》 D.《时务报》

12、如果你担任历史纪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美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B.各国使馆林立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外国军队

13、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14、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上述事件说明(     

A.洋务派重视与洋人商战

B.中国近代海洋意识觉醒

C.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

D.中国轮船制造技术比西方先进

1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在战争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B.沙俄在战争前后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没有“亚罗号”事件,战争就不会发生

D.八国联军在战争期间焚毁了圆明园

16、“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其“推动”主要体现在( )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7、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顺序是

A. 《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B.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C.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18、如下表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主题:?

事件

林则徐虎门销烟

邓世昌壮烈牺牲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人民的抗争

C.近代化的起步

D.中国人民的探索

19、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否定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20、《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道:“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弥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该故事旨在(       

A.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B.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C.表明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D.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被古希腊历史学家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的古文明是_______________。

(2)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3)“人的发现”体现了文艺复兴中的_______________思潮。

22、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___,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在多方协商下,决定在___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2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皖系这三大派系。

24、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_______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_______”。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_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古希腊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是_______________。

(2)人类历史上第一列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

(3)1498年到达印度洋西海岸的欧洲航海家是_______________。

(4)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________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7、1970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

28、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①处自治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②处的主要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29、1919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____,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____(年.月.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30、《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地名);《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中②处是__________(地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晚清时期,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内忧外患,各阶级、阶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三次侵略战争。

(2)写出中国各阶级、阶层掀起的四例救亡图存运动。

(3)学习这些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32、请简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战略决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举出“南湖红船”、“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确立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地位的事件。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1945年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强求富梦】

材料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统治集团中少数有远见的人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由此,他们提出旨在通过西方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的对策。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运动”是什么?该运动在客观上有何积极作用?

变法强国梦】

材料二:文人和官员们对1895年威海卫投降的消息震惊不已,他们普遍感到自己熟悉的体制已经无法拯救这个国家,并意识到中国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采取更激进的措施。于是,第一批忠诚志士发出了要求制度性变革的呼声。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弱》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揭开“制度性变革”序幕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失败后,“忠诚之士们”创办报刊,宣传变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哪两份?

【民主共和梦】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革命”的领导人是谁?据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民主科学梦】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为随后爆发的哪一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5)结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中国近代化探索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