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基隆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卡片中的内容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与“扶清灭洋”“抗击八国联军”“廊坊阻击战”等关键词相关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照壁上刻有这样的话:“把屠刀化作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   

A.忘却历史,抚平伤痛

B.牢记血泪,盼望复仇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抹杀历史,拒绝战争

4、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请问以下哪些成就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     

①青藏公路通车   ②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5、7月4日是美国国庆日,1776年7月4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莱克星顿枪声

B.《独立宣言》发表

C.萨拉托加大捷

D.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7、《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报道中“此次两军作战”指

A.淞沪会战

B.台儿台战役

C.保卫大武汉

D.平型关战役

8、“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这里“和平方法”指的是实行(   

A.股份制

B.国家收购

C.没收政策

D.和平赎买

9、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哪次战役中 ( )

A. 丰岛海战   B. 黄海海战   C. 辽东战役   D. 威海卫之战

 

10、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1、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对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B.洋务运动最终实现了富国强民

C.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12、1980年,党平反了党史上最大的冤案,为   恢复了名誉

A. 彭德怀 B. 贺龙 C. 刘少奇 D. 朱德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的是(   )

A. 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B. 袁世凯制造了“宋教仁案”

C. 孙中山等号召讨伐袁世凯   D. 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

14、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湖北织布局   ⑤汉阳铁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15、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描述了准海战役的(       

A.历史背景

B.战役进程

C.胜利原因

D.战役影响

16、爆发于1923年2月,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

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香港海员罢工

C.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D.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17、1840年后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台湾被割占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出现了租界

D.香港岛被割占

 

18、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 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下。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向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表明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A.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B.保证了新中国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C.打开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19、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是(   )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0、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

A.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B.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954年,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__________

(2)1978年中共十三大会议期间,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__________

(3)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__________

(4)1964年,我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氢弹,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__________

22、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3、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24、图A汽车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它是在______(城市)生产的。图B是我国在______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5、下图为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以弱胜强,打败敌人的哪一重要原因?( )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A.人民群众积极支援

B.武器装备精良

C.双方兵力悬殊

D.将士作战勇敢

26、林则徐领导的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7、199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跨世纪战略。

28、列举与下列“第一”有关的城市。

(1)横跨长江第一桥——_______________

(2)第一汽车制造厂——_______________

(3)第一机床厂——________________

 

29、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0、红军长征途中“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指1935年召开的________,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________,红军三大主力________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近代史既是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的抗争史,更是中华民族不断学习和探索救亡图存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历史事件。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举出一例其创办的军事工业。

(3)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的一次尝试。

(5)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事件。

(6)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它所高举的口号是什么?

(7)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2、回顾孙中山先生留下的光辉思想和精神财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哪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3)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该法律文件有何作用?

(4)孙中山发表哪一文件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后爆发的是哪场争?请用一句话评价孙中山。

33、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材料二 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一千三百万两,湖北官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中说“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新型工业”,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这一梦想?该事件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2)材料一中说“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为了实现这一梦想,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哪两次探索?取得的最突出的成果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主张?从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何作用?,写出两点便可)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是哪场运动中的口号?

(5)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