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梅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被誉为“铁人”的是

A.周恩来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2、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四个全面”

D.邓小平理论

4、“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这是习近平同志1990年在福建省福州市工作时写的一首词中的两句,赞颂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党的好干部”。他是

A.黄继光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雷锋

5、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李宗仁率领的国民党军队正在与日军浴血奋战,该影片再现的是

A. 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 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 台儿庄战役的战斗情景 D. 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6、香港、澳门终于在21世纪前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国人都为之振奋。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D.“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7、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四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毛泽东思想

8、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B.由“对内改革”转向“对外开放”

C.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D.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下列对“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的意义认识不准确的是

A.使西藏人民免受战祸 B.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C.捍卫了我国领土完整 D.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11、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 西藏和平解放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开国大典

D. 抗日战争

12、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次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理解最恰当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让位给了袁世凯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仍然疯狂侵略

13、1953﹣1957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是(  )

A.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C. 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D. 新经济政策继续推行,经济恢复迅速

14、如图,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两张图片。据图片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下列不会出现在这一法令中的规定是

A.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没收地主的土地

C.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土地

D.土地收归国家所有

16、正当北伐胜利进军之时,国民革命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危机。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政变,并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府,蒋介石建立的政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广州国民政府

17、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握手,事后尼克松写到:“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句话意味着(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C.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D.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18、一班的同学正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据此推测,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近代化历程

B.近代社会生活

C.改革开放

D.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19、一把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南方讲话

D.高举旗帜

20、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 

A.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化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农业互助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

2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23、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4、中共_____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5、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6、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8、______ 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______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29、“两弹一星”:

(1)成就: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________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

   

(2)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

32、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3、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的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56年—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巨大成就。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前召开了一次暂代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的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及会议上通过的文件。

(2)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措施的重点是什么?举出一例这时期的工业成就。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说出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有哪些?(最少2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