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乐山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五四运动口号中最能反映该次运动性质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从本质方面看,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 开辟通商口岸

B. 打开中国市场

C. 开展平等贸易

D. 控制清政府

 

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错事”的是

A.一五计划

B.农业合作化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在三大改造中,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形式主要是

A. 联产承包 B. 赎买 C. 建立生产合作社 D. 公私合营

5、“文革”期间,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高达230万人,占“文革”前夕全国1200万干部的19.2%。这造成

A.基础教育事业举步维艰 B.国民经济陷入崩溃边缘

C.党政机关无法正常运行 D.国家大量文物遭受破坏

6、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A. 建立人民公社   B.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 土地改革   D. 开展大跃进运动

 

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议,在此从略)。顺致最高的敬意。”这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 )

A.吸收中国为联合国会员国

B.中国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祝贺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

8、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在历史学科中常见的构成要素。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将英美等国商贩缴出的鸦片销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以下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0、1900年6月,八国联军由西摩尔率领由天津进犯北京。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 禁烟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戊戌变法运动

11、我国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用公私合营办法改造的是(     

A.个体农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个体手工业

D.国有企业

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观察图一、图二中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C.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逐渐深入内地

D.晚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

13、共歼敌1万余人,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万家岭战役

14、八十年前的十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长征顺利结束。

A.湖南湘江边上 B.贵州的遵义城

C.甘肃会宁 D.陕北的吴起镇

15、阅读文本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文本中,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的语句是(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③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

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6、历史图片可以反映出党走过的历程。下列四张图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三步走战略        初级阶段

B.良好开端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高质量发展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科学发展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初级阶段            进入新时代

17、八路军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

A. 毛泽东   B. 朱德   C. 彭德怀   D. 贺龙

18、标志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其他一些海岛及香港、澳门等地外,全部获得解放的历史事件是l951年的(     

A.西藏和平解放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结束

D.新中国成立

19、下列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共同点的是(     

A.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B.都是武装斗争

C.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D.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20、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这里的握旧物新其心分别是指

A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

B.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C.旧的制度和新的武器

D.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该材料揭露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发动的暴行______。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12月到1938年1月侵华日军的暴行,并记录在《拉贝日记》中,这一暴行指的是______

22、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3、代表:陈独秀:《___________》,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胡适:发表《___________》,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1918年,发表《___________》,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李大钊

24、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切断敌人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_______全境。

2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6、三大改造指的是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

27、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8、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事件是______。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

29、

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的统一战线政策,保证了图A胜利进军的是____________;保证图B取得完全胜利的是___________

30、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⑥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沙俄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请回答:本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列举两点中国丧失主权的表现。沙俄得到更多的好处具体指什么?其中增开天津为商埠的又是那一不平等条约?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

(2)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重走长征路,发扬长征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后,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何为长征精神?

3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起初以“_______ 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来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2)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在社会上起了______ _的作用。变法图强的呼声日益高涨。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_______ 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指导思想)。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_ ,反对专制;提倡_______ ,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了国民党“一大”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冀教版八年级教材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国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牵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四   2015年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马英九,成为建国以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谈,媒体称习马会有望促成第三次国共合作。

——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