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菏泽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 曾国藩

B. 张之洞

C. 洪秀全

D. 奕

2、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敌后战场的抗战

C.正面战场的抗战

D.全民族抗战

3、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的口号多传遍大江南北。它反映的史实是(  )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4、“卢沟桥事变同时唤醒了一个民族”,对这句话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

A. 它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B. 它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 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它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5、“6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了国家的团结统一。”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是统一战线性质组织

B.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C.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D.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制

6、“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面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挑战”来自(       

A.俄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7、最适合下图中的单元标题是

A.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B.新中国以来的外交成就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8、10月24日上午9:00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后,香港、珠海和澳门融为一小时经济圈,三地的人流、车流和物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香港的领土在中国近代史上遇到破坏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天津条约》

9、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边材料出自

A.孙中山 B.李鸿章 C.严复 D.康有为

10、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长技而学习的是

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

 

1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以下表格记录的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这场战役是(       

时间

指挥者

规模

战绩

19408~12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105个团

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2、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相关学习资源,如表中的学习资源与主题相符的一组是

序号

资源

名称

视频

《飞夺泸定桥》

图片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文献

《我所知道的党的七大》

遗址

古田会议旧址

A.①

B.②

C.③

D.④

13、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打死的洋枪队头目是

A. 义律

B. 华尔

C. 西摩尔

D. 瓦德西

14、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反映党的发展状况,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进程,不同时期的党章会根据现实作出修正,想了解毛泽东思想,需查阅

A.中共“一大”后党章

B.中共“七大”后党章

C.遵义会议后党章

D.红军长征后党章

15、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 推翻了封建制度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6、为了维护国家统一,1878年,左宗棠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率军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

A. 新疆

B. 台湾

C. 雅克萨

D. 西藏

17、“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8、学校为纪念五四运动,计划于5月4日开展“无奋斗·不青春”系列主题活动,八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绘制手抄报参加活动,下列选项中可能出现在手抄报中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暂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帝制,拥护共和

19、“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毛泽东这段话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是(  )

A. 美国第七舰队阻止中共解放台湾   B. 美国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C. 苏联支持中国出兵抗美援朝   D.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0、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票据所见证的历史时期是(   )

A. 土地革命时期

B.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924年5月,     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3)状元实业家     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2、___________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成立。1935年1月,___________召开,是中共从 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3、________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4、1924年1月,在____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的正式建立。

25、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___________,是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6、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的战役是

 

27、1935年,(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8、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29、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30、(题文)维新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53年起我国对哪三个方面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32、西安事变是发生在我省的重要历史事件。请你简述其发生的原因,并说明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以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3、列举三例我国建立的自治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材料一

(1)运用材料一的相关史实,分析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图2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建设成就的特点。

材料三 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社员们在一张“契约”上按下自己的手印。“契约”上写着:“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好,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1979年秋,合作化后23年,没有向国家贡献一斤粮食的小岗村向国家文根6.5万斤……人均收入从过去的20元增加到400元。

1980年5月,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应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1982年,中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材料四

(4)阅读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两大成就。结合所学,谈谈对取得这些成就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