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日照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898年

1900年

列强办厂数目(个)

800

1231

A.开辟五口通商

B.清政府赔偿白银2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2、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共同影响是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B.明确了我国的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

C.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D.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依据下表可以得出( )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北洋军阀的割据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破坏

B.帝国主义侵略导致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

C.袁世凯时期中国各种进步势力推动社会进步

D.民国初期中国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4、1895年,一位爱国志士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上述的这次战争(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哪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王进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吴玉章回忆录》中记载“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上述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7、“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孙中山《讨袁檄文》中的一段话,针对的是袁世凯的哪一行径( )

A.出卖维新派 B.刺杀宋教仁 C.签订“二十一条” D.复辟帝制

8、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这个组织是(     

A.太平军

B.义和团

C.强学会

D.北洋政府

9、以下是某地博物馆收藏的某报刊上登载的漫画作品,,它们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开始出现于(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末

10、下面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请你说说此段话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1、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A.北伐战争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2、1956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有(

A.第一辆国产汽车在欢呼声中缓缓驶出工厂

B.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吃着大锅饭

C.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看到大字报

D.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

 

13、几千年来,我国农民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是在(  )

A. 1912   B. 1945   C. 1949   D. 1952

14、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被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指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李宗仁

16、口号、标语是浓缩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招商引资”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7、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①科技领域②军事领域③文艺领域④金融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下列哪一事变的性质不同于其他三项?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9、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国之昌盛须流血,流血请从嗣同始

20、“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目的是(     

A.促进朝鲜半岛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了保家卫国

D.解放台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_____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2、根据所给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虎门销烟——

(2)虎门战役——

(3)收复新疆——

(4)黄海海战——

(5)汉阳铁厂——

(6)轮船招商局——

23、填空题

(1)1952年底,除部分_______ 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曾经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   等。

(3)中共________的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_______的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4、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指的是________(事件)。

25、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解放战争中的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6、经过:1937年8月13日,________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27、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

28、________年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成立。

 

29、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共侵占我国领土________平方千米。

 

30、____________领导的辛亥革命以疾风暴雨之势推翻了长达260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器物之变〗

(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及民用企业。各写出其中一例。

〖制度之变〗

(2)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维新派掀起的运动是什么?

(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是什么?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思想之变〗

(4)“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感悟之变〗

(5)综合上述问题探究,请你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32、洋务运动中,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33、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05年,孙中山为发动辛亥革命作了什么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21911年,引起辛亥革命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是什么?

3请你写出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4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彻底性的历史烙印。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材料二       在北平学生英勇斗争的影响下,抗日救亡的烈火在全国各地熊熊燃烧起来。⋯⋯青年学生冲破国民党政府高压政策,响亮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这个运动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摘编自《一二·九运动与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学生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并说出青年学生在推动抗战胜利进程中的作用。

(3)上述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你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