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丽江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

A.反对尊孔复古 B.继续反封建

C.主张民主共和 D.向西方学习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角星和“八一”二字为图案。其中,五角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金田起义

3、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 民权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民生主义

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D.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5、戊戌变法期间所采取的措施中,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成果是(     

A.君主立宪制

B.科举制

C.京师大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6、在百日维新期间 ,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在教育方面主张(   )

A.训练新式军队 B.鼓励私人办工矿企业

C.改革政府机构 D.开办新式学堂育人才

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机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8、《申报》曾对时局发出过这样的评述: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军阀割据混战

B.武昌起义爆发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黄花岗起义

9、央视一套2009年9月下旬播出的《辉煌六十年》,被誉为“首部新中国全息影像史”。在其解说词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A. 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败下阵来

B. 签订了以赔款2100万白银等为主要内容的《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所遭受的屈辱

D.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历史的发展自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10、所谓“国有企业”与因下列哪项而得来(     

A.公私合营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生产合作社

D.赎买政策

11、下图是一张流传度和知名度都非常广的历史照片,也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唯一的两人合影。据此可知,照片拍摄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战相持阶段

D.重庆谈判期间

12、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阿古柏侵占新疆③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④沙俄侵占伊犁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13、下表是我国1948年和1953年农户构成成分的变化,此表格反映的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47

355

0

4

0

7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新中国的成立

14、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是指(     

A.中央地方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D.敌人长期封锁围困

15、刘伯承曾回忆他指挥的一次军事行动时说到,“以十几万大军远离根据地,一举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作战,这种独特的进攻方式,是史无前例的”。这一军事行动标志着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C.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D.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16、“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能成功。”这首江西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吴起镇会师

D.会宁会师

17、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曾被哪个国家割占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日本

18、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A.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B.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 确定党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19、诗歌届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宏伟壮丽的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下列毛泽东的诗词中反映了1949年4月战局战况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0、洋务派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2、兴起:1895年,________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3、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24、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_____;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5、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6、政治、经济方面

(1)目的:巩固_______,争取抗战胜利。

(2)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______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3)结果: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意义:敌后战场与__________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27、1917年俄国发生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时间: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政权巩固: 经济上: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_______,建立社会主义______;废除土地_______,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28、请填写下列为新中国科技文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2)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3)因为发现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29、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197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0、张学良、杨虎城在( )(城市)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 )(城市),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0世纪30年代的长征,红军表现了英雄气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进。

(1)简析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目的。

(2)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

(3)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长征胜利有什么意义?

(3)从红军的长征历程来看,红军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灾难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华民族的复兴史。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步入近代史,西方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此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011年5月7日至15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在柳州展出,柳州市民目睹了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见下图)。

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3)允许日本开设工厂的条约是哪个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4)帝国主义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侵略战争?

(5)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给你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33、问题探究

张明和王浩参加了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选择了“评价辛亥革命”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学习。现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为他们提供帮助。

(1)今年(2013年)10月10日应该是辛亥革命多少周年纪念日?

(2)他们在研究中认为辛亥革命既成功了,又失败了。你认为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3)孙中山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品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时期,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一一邓小平

材料二: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

(3)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请你提一个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