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C60
B.干冰
C.银
D.氯化钠
2、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3(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C.元素符号为He
D.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3、瑞德西韦(化学式为:C27H35N6O8P)是一种新冠病毒肺炎的临床试验药物,下列关于瑞德西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瑞德西韦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602g
C.瑞德西韦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7:35
4、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电解水制氢气与氧气
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5、图中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 取等质量的金属X、Y、Z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则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Z>Y>X
D. 分别向等质量金属Mg和A1中加入足量等浓度稀硫酸H2SO4溶液
6、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1
C.+2
D.+4
7、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8、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物质的性质来鉴别物质,是化学探究中的设计思路之一。下列设计思路中可以用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向三瓶气体中分别加滴入相同适量澄清石灰水
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分别闻三瓶气体的气味
9、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关于该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碳是还原剂
B.参加反应的和
的质量比为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硅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0、“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建高烟囱排放工厂废气
D.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11、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铁比铝更容易腐蚀,说明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更活泼
B.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1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辩证看待物质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二氧化碳的增多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一些农作物果实饱满:过多的二氧化碳若留存在大气中会造成全球变暖且会导致海洋酸化。
海洋表层的正常pH约为8.2。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人类已向自然界中排出超过5000亿吨二氧化碳,有人预计到2100年海水表层的pH将下降到7.6甚至更低。长有坚硬外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海洋生物(双壳类软体动物等)将会因外壳“溶解”(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等原因难以在海洋中生存。
【1】下列观点和原理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肥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越好
B.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因此应该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海洋酸化的原理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D.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外壳能“溶解”说明碳酸氢钙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钙
【2】下列关于海洋酸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洋酸化现已导致海水呈酸性
B.双壳类软体动物会因海洋酸化导致外壳强度减弱
C.海洋酸化说明全球变暖在加剧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多植树造林可减缓海洋酸化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4、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碳酸钠用于除水垢
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15、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16、《天工开物》中关于宝石的部分记载如下:凡水晶出深山穴内爆流石醇之中,水晶的主要成分为SiO2,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下列关于水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稳定
C.质地坚硬
D.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7、镁、铁、锌三种金属各30g,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A.Mg=Fe=Zn
B.Mg>Fe>Zn
C.Zn>Fe>Mg
D.Fe>Mg>Zn
18、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用牛奶、核桃、黑芝麻等加以补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色氨酸属于混合物
B.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
C.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D.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9、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如果突然剧烈运动,停下来后就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身体内乳酸积累造成的。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B.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为1:2:1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0、用下列实验方法区别物质,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滴加肥皂水:硬水和软水
B.加水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C.用燃着的木条:氧气和二氧化碳
D.观察溶液颜色:食盐水和蔗糖溶液
21、古籍《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镕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松木发火说明松木具有可燃性
B.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C.“发烛”中的松木燃烧,必须达到自身着火点
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的催化剂
2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水利发电
B.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
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
23、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奶粉
C.黑芝麻粉
D.花生油
24、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硬水中加入明矾,可将硬水软化
B.蒸馏是一种净化程度较高的净化方式
C.利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
25、学习化学要构建基本理念,对以下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Fe2O3和Fe3O4都属于金属氧化物
B.元素观: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性质相同
C.变化观: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Mg和Mg2+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对水进行加热
B. 从试管底部套入试管夹
C. 过滤
D. 滴管用自来水清洗后放回原滴瓶
27、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熟石灰、金刚石、乙醇等,他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原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
28、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铁和铝都可以用来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它们的________性。
(2)人们大量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的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的硬度______(选填“大”或“小”)。
(3)如图所示,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溶液甲呈蓝色,这是因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若固体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金属,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是_______。
29、神奇的“碳”,多姿的“碳”世界。
(1)如图是周期表中部分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图中X、Y、Z三点中表示碳原子的是___。
(2)已知,水分子的尺寸约为0.3纳米,金属离子的尺寸一般在0.7纳米以上。利用真空抽滤法可将单层石墨片制成0.6纳米孔径的石墨烯滤膜,该滤膜允许___(填“水分子”或“金属离子”)通过,据此可预测该滤膜在净水领域中的应用:___。
(3)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组以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在440°C和80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成功得到金刚石,同时生成碳酸钠Na2CO3,反应方程式为___。
30、“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填空。
(1)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_________(填写粒子符号);
(2)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 表示 ___________(填写物质化学式);
(3)符号“CO32-”表示______________(填写粒子名称)。
31、用符合下列要求的概念的序号填空,①催化;②乳化;③氧化;④结晶;⑤过滤;
(1)茶杯中将茶叶与水分离的钢丝网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2)蛋白质在胃、肠中分解时酶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3)清洗厨房油污的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4)葡萄糖在人体内提供能量时发生了______;
(5)盐场内进行海水晒盐的过程是______。
32、“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_____在空气中含量最高;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_____。
33、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图③单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图④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3)图②单质和图③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相互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性,原因是__________。
3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过程
35、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B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2)E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3)查资料可知: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则C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C与氧化铜反应能生成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6、如图是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2)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小刚取过滤后的清水进行实验,发现该水易生水垢,与肥皂水作用容易产生大量的浮渣,由此说明该水属于___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
(4)硬水对生产生活带来较多的危害,家庭中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7、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_ 发生装置(填字母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的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CH4)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装置编号),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用来收集甲烷,则甲烷应从______ (填“a”或“b”)进入F中。请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8、气体制备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请根据图示完成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3)用装置B和装置C均可以制取气体_____(写一种即可),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______。
(4)收集氧气可以用装置D的原因是______,收集的氧气中混有水蒸气,若用装置G干燥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填“a”或“c”)进入。
(5)实验室用9.8%的硫酸溶液100克与足量锌粒反应制取氢气, ,则制得氢气的质量是_____克。
39、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常用_________做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如果是硬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小张同学设计的简易电解水装置。
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电时,A电极产生气体是_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为______,该实验说明水由__组成。
(3)“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下列有关水的气化和水的电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
a.水气化是由于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了 b.水气化是由于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c.电解水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电解水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4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3)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