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取固体药品
D.加热液体药品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B.t1℃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
C.t3℃时,甲溶液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3℃时,100g水中加入5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150g甲的饱和溶液
3、中考试卷答题卡中需粘贴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丙烯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4、鉴别CO、O2、C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5、关于以下科学探究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碳发生还原反应
C.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探究了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6、“宏观 —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图中的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乙图中A、B、C表示部分粒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示信息,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镓是一种金属元素
C.乙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阳离子
D.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2
7、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四种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5 | 15 | 1 | 5 |
反应后质量(g) | 11 | 未测 | 1 | 22 |
A.未测值为3g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9、“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液态氮作医疗冷冻剂
B.用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酒精作汽车燃料
D.用二氧化碳气体做干冰储存食品
1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装配仪器;⑧连接固定仪器。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B.②③⑦⑧①④⑤⑥
C.⑧①⑦③②⑤④⑥
D.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12、实验室常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烟雾
C.铁和稀硫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14、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能够改良酸性土壤——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B.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15、三氧化铬(CrO3)是酒驾测试仪中的主要试剂,能与酒精(C2H5OH)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氧化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4
B.酒精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C2H5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酒精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16、生活老师对小明自带的早午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主要营养素是
A.脂肪
B.葡萄糖
C.蛋白质
D.维生素
1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液体取用
C. 量取液体
D.过滤
18、下列曲线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向装有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加入双氧水制取氧气 | B.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 C.等质量金属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 D.加热分解一定质量高锰酸钾 |
A.A
B.B
C.C
D.D
19、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粉尘等污染物排放
20、202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鼓励乘私家车,方便出行
B.禁用农药化肥,保护水源
C.垃圾分类回收,保护环境
D.发展火力发电,缓解电荒
21、中国空间站舱内的“人造空气”与地球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不该有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氢气
C.氮气
D.氧气
22、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飞扬”(如图)的设计采用液氢作燃料,由于手持火炬内部空间狭小,需要通过高压储存氢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火炬燃烧时会产生耀眼的白光
B.高压储存氢气是因为氢气分子间有间隔
C.火炬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D.高压储存氢气是通过压缩使氢气分子体积变小
23、有关SO2、MnO2、CO2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由原子构成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24、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4
B.该反应表示为甲+乙→丙+丁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2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氧气有可燃性,用于发射火箭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C.干冰升华吸热,用来人工降雨
D.氦气密度小,用来充灌气球
2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CO2中的少量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鉴别MnO2和碳粉:观察颜色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l: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D.检验集气瓶中O2是否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27、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符合要求物质的字母填空:
A.氧气B.氮气C.红磷D.氢气
①可作火箭发射燃料的是____。
②可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
③可作发令枪“火药”的是____。
④可作医疗急救气体的是____。
(2)选用对应操作的字母填空:
A.过滤 B.吸附 C.煮沸 D.蒸馏
①可除去色素异味的操作是____。
②可除水中泥沙的一般操作是____。
③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____。
④家庭硬水软化的一般操作是____。
(3)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氦气__;构成硫酸铜的阴离子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二氧化氯中氯显+4价____;若“”表示一个氟原子,则“
”表示_____。
28、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中指定数字表示的意义填空:
(1)氢原子______;
(2)2个氮分子______;
(3)镁离子______;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5)SO2中“2”的意义______。
29、C、H、O是初中常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黑色的固体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3)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
(4)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______。
30、某化学探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
①用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2%的氢氧化钠溶液,从A中的大圆孔注入;
②用两个橡胶帽塞住右边两个出气口,用带针头的小注射器分别在出气口1和2处抽气,液面上升,直至水充满正负两极;
③接通电源,仔细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现象;
④分别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抽取气体并检验。
(交流与反思)
(1)步骤①中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的现象有:A中液面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实验中,当B中生成10m1气体时,同时C中生成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m1。
(4)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根据上述实验的现象,你认为水是否为一种元素?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2)CO与CO2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洗净的碎蛋壳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蛋壳表面有气泡,将该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呈白色浑浊,请你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合反应:_______。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化合反应:_________。
3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请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_____。
(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可确定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填写元素符号),依据是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不变;
(3)15.8g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6.4g,则加热15.8g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理论上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4g。
34、(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甲的溶解度为20 g时对应的温度为 ;
(2)t3℃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体得到固体乙采用的方法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t1℃升温到t3℃,甲、丙的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
B.常温下加水稀释丙的饱和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最多的是丙
35、分析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 g;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
(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
(4)当想将混在NaCl溶液中的KNO3析出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6、元素A的阳离子Am+结构示意图为,元素B的阴离子Bn﹣比Am+多8个电子,Bn﹣与Na+形成的化合物为Na2B,Bn﹣与Am+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请回答:x=______,n=______。
3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装置B或C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C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装置C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____。
38、请根据下列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B装置中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A装置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实验室还可以用A装置来制取的某气体是___________,制取这种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用C装置做的实验,如果实验成功,那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为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
(5)D中,铁在氧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按D装置实验时,如果集气瓶壁炸裂了,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9、(4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可以用作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稀硫酸可以除铁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炼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由这种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0、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相关问题。
(1)酒精灯内的西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灭火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