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渭南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它汇入大海,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时,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大海不干涸,一滴水就永远存在于大海之中。这个比喻说明(     

①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舞台②个人生活离不开社会

③个人离开社会也照样生活④个人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4万节优质课免费取,深圳这个云端‘宝藏库’值得拥有。”深圳教育云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在线教育服务。这说明(     

A.网络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B.网络时代应学会“信息节食”

C.优质课提升了学生学业成绩

D.在线教育必将取代传统教育

3、王某拨打110谎报险情,当地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其作出拘留三天的处罚。王某的行为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4、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一个部分进行集中部署。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是因为(     

A.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的共同责任

B.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C.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安全最根本的保障

D.我国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5、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停放的轿车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附近市民合力抬走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国家机关应严格执法,为畅通“生命通道”提供保障

②只有经过物业批准的居民才可以占用或更改消防通道

③物业应该严格公正执法,严厉惩处随意占道不法行为

④公民应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准绳,维护有序社会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下列句子中,能体现与人为善和换位思考这一理念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7、10月23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青岛市社区老民警马怀龙的故事,马怀龙每天都随身携带着46把钥匙,这些钥匙都是社区里的孤寡老人主动交给他的,遇到事情,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他二话不说就过来帮忙。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A.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回报

B.勇于承担责任生活才更加温暖

C.承担责任必须要无时无刻关爱他人

D.我们要对社会中每一个人负责

8、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对下面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具有相同的身份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④每一个社会成员有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道法课上的时政播报环节,播报小组的同学分享了下面的案例:

2023年4月,两名本地网红“湖南*文”“网红**”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而“精心设计”并先后在某平台发布了7个关于双方“斗殴”、“砸车”的短视频,引起大量群众转发、评论,浏览量达到了60万人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随后,文某丹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网信部门依照互联网法律法规,对两名网络主播相关账号予以永久封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法不可违,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网红的行为触碰了法律的底线,构成了违法行为

④网络直播乱象多,我们要拒绝网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11月29日,位于西安高新区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监控拍下了感人的一幕,一位正在住院收费处排队的女士礼让孕妇,随后,其它排队群众纷纷依照排队次序礼让。小细节彰显大文明,为他们点赞!网友纷纷点赞的理由是(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礼让之人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

③文明有礼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④文明程度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1、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下图中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业缘关系

D.地缘关系

12、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①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②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④文化利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在杭州亚运会召开期间,大学生小军作为“小青荷”志愿者,为远道而来的人们提供着高质量的志愿服务。这体现了亲社会行为中的(     

A.服务社会

B.遵守习俗

C.关注社会

D.尊重他人

1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A.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完全不同的

D.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人民利益

15、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说明(     

A.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B.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C.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16、某海鲜店卖海鲜缺斤短两,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5000元。该海鲜店的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合法的商业行为

17、下表中对小易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考试时自觉主动把答案递给好朋友

体现勇担对朋友的责任,助友进步

乘坐公共汽车按先来后到顺序排队

自觉遵守规定,敬畏规则

按新课标要求,积极参与劳动活动

体现了对劳动的重视

在医院,妈妈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家里,妈妈是家务的承担者

体现了责任与地点相关,不同的地点,责任相同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8、“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既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靠自己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④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就会给社会的发展注入动力

A.①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9、退出共享单车会员,押金难以要回;商店倒闭关门,充值卡退款无门;团购订单后,进店消费却被要求额外加钱……面对种种侵权现象,下列做法成为的是(     

①围堵涉事商家,表达自身诉求;②求助法律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③寻求法律救济,诉至人民法院 ④不必费力交涉,学会宽容理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校园欺凌带来的不仅有身体伤害,还有心理伤害。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下图启示青少年应该(     

①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

②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

③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修订

④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近年来,网络已成为网民发布各种消息和言论的重要场所。不少网民通过人肉搜索等形式,对诸如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复旦投毒案等事件,在网络发表评论,搜集并公布有关消息,甚至对当事人进行群体围攻和道德审判,使一些腐败、社会不公正等问题得以处理,因此,有人讲公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布各种消息和言论。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2、居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或间接投票选举产生。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2017年3月28日,李克强总理和全国网民进行在线交流。网友们向总理提出的问题多达30万个。总理花两小时,回答了老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反腐败、社会保障等29个问题。北京新源里小学生小韩在妈妈的帮助下,与总理进行了网上对话。许多同学对此议论纷纷:

小明:好啊,网络使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更广泛;在网上,我们还可以自由发表任何言论,谁也管不着。

小刚:别讲了,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行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明和小刚两种说法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肩负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

(1)为什么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2)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什么?

(3)为什么说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对于私家车开到自行车道,市民一般都是熟视无睹、见怪不怪。2014年11月15日,网友在北京姚家园路拍到的一张照片引发热议。一个骑行的老外拦在一辆窜进自行车道的轿车前,阻止其通行,并做出手势让其倒车。

1根据生活经验设想一下,如果私家车都开到自行车道上,会出现什么现象?3分

2老外的行为是在落实什么规则?除此之外,再列举两类规则。6分

3我们应该向照片中的老外学习什么?3分

 

26、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为了使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宪法原则,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2012年3月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7、(遵守规则靠大家)

共享单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是很多共享单车被随意停放,导致交通不便。

(1)使用完共享单车后,在选择停放位置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019年4月,浙江某校的一堂道德与法治课上,一名八年级学生拨打了市长热线:“您妤,我想反映共享单车的问题。共享单车停放点不明确,经常对城市拥挤路段的交通造成影响。我们班同学的建议是,在路边安装共享单车停靠点指示牌,规划停放区域……”

(2)该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针对共享单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关于鼓勵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实施鼓励发展政策、规范运营服务行为、保障用户资金和网络信息安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3)为推动共享单车健康发展,你认为政府、企业、消费者分别应该怎么做?

2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学会关爱他人 积极健康成长)在社会生活中,一件具体的物品、一条重要的信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份真挚的感情……可供大家共同欣赏和体验。陈云和王红是两个爱好音乐的同学,放学后两人一起去学琴。为了参加市中学生钢琴比赛,她俩勤奋苦练,互相督促,互相交流,最终双双取得了好成绩。她们还把一些优美的音乐作品分给同学们一起欣赏……

(1)你从陈云和王红的做法中学会了什么?她俩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中学生有哪些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