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
,
,若
,则( )
A. B.
C.
D.
、
的大小不确定
2、如图,ABC内接于⊙O,
,BD为⊙O的直径,且BD=2,则DC=( )
A.1
B.
C.
D.
3、为了解我校初二年级8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8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8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B.800名学生是总体
C.每个学生是个体
D.8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4、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若,
是图象上的两点,则
B.
C.当时,
D.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则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 )
A.
B.
C.
D.
7、如果从一个四边形一边上的点到对边的视角是直角,那么称该点为直角点.例如,如图点M在四边形的边
上,连接
,
,则点M为直角点.若点E、F分别为矩形
边
上的直角点,且
,则线段
的长为( )
A.
B.
C.或
D.无法确定
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m-1) x2+x+m2+2m-3=0的一个根为0,则m的值为( )
A.m=-3 B.m= 1
C.m=1或m=-3 D.m=3或m=-1
9、下列式子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圆的直径是14,若圆心与直线上某一点的距离是7,则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相交或相切
11、如图,在中,E是线段
上一点,
,过点C作
,交BE的延长线于点D.若
的面积等于16,则
的面积等于______.
12、甲,乙两组各2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相同,其中甲队队员身高的方差为,乙队队员身高的方差为
,则身高更整齐的是______组(“甲”,“乙”).
13、点A(﹣3,y1),B(2,y2),C(3,y3)在抛物线y=2x2﹣4x+c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_____.
14、如图,四边形与四边形
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
,则
________.
15、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16、当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是二次函数.
17、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1)2=9(x﹣1);
(2)(y+1)(y﹣2)=1;
(3)2x(x﹣3)=3﹣x.
18、如图,过菱形AEDF的顶点作直线,分别交
的延长线于点
,交
的延长线于点
.
(1)求证:;
(2)若,求
的值.
19、如图(1),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E是抛物线上一点,过点E作x轴的平行线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M,再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于另一点N,当
时,直接写出点E的横坐标;
(3)如图(2),直线交抛物线于M,N两点,直线
轴,直线
与
交于点T,求
的最小值.
20、如图,在Rt△ABC中,∠B=90°,AC=10cm,BC=6cm,现有两点P、Q的分别从点A和点C同时出发,沿边AB,CB向终点B移动.已知点P,Q的速度分别为2cm/s,1cm/s,且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移动,设P,Q两点移动时间为xs.问是否存在这样的x,使得四边形APQC的面积等于16cm2?若存在,请求出此时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下面是某同学解方程的部分运算过程:
解:移项,得,…………………第一步
配方,得,………………第二步
即,………………………………第三步
两边开平方,得,……………………第四步
…
(1)该同学的解答从第______步开始出错;
(2)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22、解下列方程:
(1)x2﹣6x﹣6=0;
(2)(x﹣1)2=1﹣x.
23、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
、
分别交于点
、
,连结
、
.
(1)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
,求
的长;
(3)连结,若
,求
的值.
2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