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保山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应(     

①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②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③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④只要强身健体,让青春绽放出给丽的光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您所拨打的手机实名登记机主已被人民法院发布为被执行人,请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这段铃声是某省高级人民法院为全省5865名失信被执行人设置的“失信彩铃”,“老赖”的亲属、朋友等只要拨打他的手机就能听到这么一段铃声。专门为失信被执行人设置“失信彩铃”(     

①没有做到平等待人   ②有利于督促失信人履行义务

③侵犯了他人的权益   ④有利于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是我们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杜绝未成年人上网

B.微信拉票的便捷,导致票选活动竞争激烈——网络促进社会进步

C.黄冈市在网络发布《关于开展我市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的意见征集》——网络促进文化的传播

D.某县县长直播带货,帮助当地蔗农拓展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网络推动经济的发展

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谚语说明(     

①礼貌用语有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②粗俗的语言并不妨碍正常的人际交往

③对人有礼貌就不会伤人④对人有礼貌使我们与人交往时有了亲和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5、一名中学生骑共享单车出行,路遇一位老人向他问路。面对自己不熟悉的地点,他没有放弃,尝试使用手机导航功能,成功地为老人指路。从这名中学生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关爱他人要(     

A.讲究策略方法,不去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B.尽己所能,从小事做起,积小善为大善

C.寻找大事去做,才能体现关爱的真正价值

D.给予他人道义支持、物质帮助和精神关怀

6、生活中,如果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①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向法律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③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④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在总结反诈工作经验基础上,着力加强预防性法律制度构建,加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加大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处罚,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格局。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应该(  )

①提高辨别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②拒绝使用网络,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③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网络规则

④增强安全意识,随意泄露个人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A.树立远大理想

B.遵守社会规则

C.掌握学习方法

D.关心社会发展

9、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责任来自于不同的要求。下列各项责任中,主要来自法律规定的是(     

A.主动让座,亲近社会

B.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C.义务教育,必须完成

D.信守承诺,勇担责任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总体国家安全观以________为根本。(   )

A.人民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文化安全

11、1963年,樊锦诗大学毕业后,怀揣研究祖国文化遗产的梦想,来到了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她住土房,喝咸水,晚上点亮宿舍里的煤油灯,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从事研究工作。50多年岁月中,樊锦诗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了保护、研究莫高窟的工作。这体现了(     

A.承担责任的代价总是大于回报

B.承担责任只有精神方面的回报

C.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D.承担责任的回报总是大于代价

12、“我自由者人亦自由,使无限制约束,便人强权世界,而相冲突。故日:人得自由,而必以他人之自由为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是(     

A.社会规则就是为了限制自由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自由是享有社会规则的保障

D.遵守社会规则要从小事做起

13、杭州亚运会公众售票官网2023年7月12日发布亚运文明观赛礼仪。礼仪要求,观众在比赛的发球、发令时,应保持安静,以免影响运动员;对精彩比赛可报以热烈的掌声,但不能喝倒彩或起哄……从材料中我们感受到(     

①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能促进比赛有序进行

②文明观赛体现个人的内在修养、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③文明观赛体现对运动员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尊重

④做文明有礼的观赛者,需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每一年,习总书记都会在新年贺词中深情关切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奋斗打拼的劳动者,为他们点赞鼓劲。总书记重视劳动者、礼赞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无数劳动者艰苦奋斗成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③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④劳动比知识学习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5、某地一名交警弯腰给一位过马路的孕妇系鞋带的暖心场景,被路人拍了下来并发到网上,获得网友纷纷点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②要传播正能量,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③要积极帮助他人,追求社会点赞④关爱他人的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俗语能体现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A.小时偷针 大时偷金

B.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C.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D.棋逢对手 将遇良才

17、如图警示青少年要(     

A.坚决抵制直播,主动远离网络

B.理性对待直播,学会辨析信息

C.健全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行业发展

D.学习带货技巧,加大货物审核力度

18、下列是几位同学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其中你不认同的是(     

A.小悦:到科技馆当志愿者,一天下来虽然累但很有成就感

B.小明:和同学在网吧通宵玩游戏,感觉周末的生活真惬意

C.小刚:观看影片《水门桥》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D.小华:回老家跟爷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体会劳动的乐趣

19、网络正能量,你我共传播。下列行为属于传播正能量的有(     

①小明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②小刚通过网络软件查找到作业答案,顺利地抄完了作业

③小雨在微博转发走失儿童的消息,走失儿童最终被找到

④小强偷拍同学的日记,觉得有趣,随手发到了网络上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0、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把一座城市几乎变成了废墟。余震还在继续,救援工作已经开始:消防队员在灭火,战士在寻找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为伤员做手术,民政部门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城市重建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下面对这则材料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②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③角色可以改变,但责任不会改变④构建和谐社会,需每个人承担应尽的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法律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判断:____。

理由:____。

(2)要迟到了,小闽穿着背心、拖鞋冲进教室上课。

判断:____。

理由:____。

2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23、   材料一: 2019年9月16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举办的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拉开帷幕。2019年国家网络宣传周时间为2019年9月16日至22日,体现了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高度量视

材料二 国旗护卫队擎旗手张自轩在执勤的时候,正好碰见父母来看望他,看着就站在身边的父母没有打一个招呼。当父亲一句 “为何你不理我”,瞬间让他泪崩。后来,在记者采访时,他说:“我相信父母能理解我,因为我不仅是父母的儿子, 我更是祖国的战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在我身边,我却不能抱抱你,这是一份遗憾。祖国的安全重于泰山,我一秒都不能懈怠,这是一种担当!”

(1)阅读材料一回答:本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什么?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

(2)结合材料二思考:“自古忠孝难两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矛盾,维护国家利益必然牺牲个人利益。”请你对这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走进生活,分析说明。

(1)上述公益广告的揭示的问题是什么?

(2)上述公益广告针对的是我国怎样的现状?

(3)综合四幅图片及问题,你最想发表哪些观点?

 

25、材料: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无臂考生彭超凭借深厚的古诗文功底,多次成为擂主。幼年因为意外失去双臂,但是他选择了乐观地活着;他在父亲的帮助下逐渐学会用脚穿衣、刷牙等;他热爱古诗词,每天都坚持阅读古诗词两个小时以上,他说诗词的豪迈能带给我力量

阅读以上材料,同答以下问题:

彭超的事例给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请分别指出其一点作用。

 

26、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请你列举两例当代“中国脊梁”人物。

(2)请写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

(3)请写出民族精神的品格。

(4)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什么?

(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什么?

27、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小刚同学在《理解权利义务》的单元笔记中记录了如下权利义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接受义务教育、依法服兵役、维护国家利益、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1)请你帮助小刚同学将笔记中的上述权利和义务进行分类。

(2)除了笔记中的上述义务外,公民还应履行哪些基本义务?请例举两项。

28、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