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乌海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讨论。下列事件与判断对应正确的是(     

 

事件

违法类别

某公司在客户孙某明确表示不接受电话推销业务后,仍超出必要限度继续推销,对孙某造成严重干扰,构成对孙某隐私权的侵犯,被判赔偿孙某精神损害抚慰金。

民事违法行为

李某无视高铁上的禁烟标志和广播提示,在卫生间吸烟触发烟雾报警器,导致列车降速缓行,被铁路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行政违法行为

杨某设网诱捕迁徙野生珍稀鸟类进行贩卖,被法院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般违法行为

李某因不满邻居刘某养犬影响自己生活,在网上发视频辱骂刘某,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法院判决李某删除视频、赔礼道歉、承担精神损害抚慰金。

严重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学习之余,八年一班同学就“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展开积极讨论。下列说法你认同的是(     

①小强: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就一定能收获幸福

②小花: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关爱他人要尽自己所能

③小华: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④小舞:关爱他人,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关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全国“两会”期间,网民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在人民网等各大网站对自己较为关心的问题表达心声和意愿,积极献计献策。这表明网络(       

A.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推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4、请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小亮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罚款三百元

①上课走神,考试作弊       ②谎报险情,扰乱秩序

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             ④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6、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     

A.犯罪的本质特征

B.犯罪的法律标志

C.犯罪的法律后果

D.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7、学习了法律知识后,同学们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分享交流,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未成人多次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属于不良行为

乙:法律是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丙: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一定属于犯罪

丁: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丁

8、2023年7月15日,兴城第26届海会盛装启幕。在交警和安保人员科学有序的疏导下,市民、游客做到了文明礼让,现场秩序井然。人潮退去时,大家自觉将垃圾带走或扔进垃圾桶,现场保持干净整洁。这说明(     

A.社会秩序能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B.每种角色意味着承担相同的责任

C.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要共同营造

D.实现集体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9、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     

①奴役 ②欺凌   ③驱逐 ④屈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一群中学生通过水稻的一生研学活动,探究学习水稻的生长、收获,对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有了全新的认知体验。完成下面小题

【1】中学生开展这一研学活动的目的是(     

A.进行水稻科学研究

B.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

C.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D.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2】中学生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     

①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②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③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④必定塑造健康人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这句话说明(     

①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个人应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近代民主革命人士秋瑾在《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写道,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这表明(     )。

①为了自己利益,可以不顾他人利益

②要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为了个人利益,有时可以放弃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应(     

①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②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③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④只要强身健体,让青春绽放出给丽的光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4、为引导人民群众缅怀先烈先贤,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各地纷纷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采取更文明、更绿色、更健康的祭奠方式。关于“网上祭英烈”活动,你的看法是(     

A.赞同。传播了网络正能量,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B.赞同。人民群众可以沉迷于网络,缅怀革命先辈

C.不赞同。网络具有虚拟性,这是对逝者生命的蔑视

D.不赞同。祭扫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15、下列诗句与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业缘关系

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地缘关系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血缘关系

D.“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业缘关系

16、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表明(     

A.关注社区的发展,需要公民积极建言献策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关心社会发展,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无私奉献

17、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实干”是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直白响亮的号召,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坚决干”“抓紧干”“同心干”的深意。这要求我们(   

①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②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③做一名踏踏实实的体力劳动者

④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8、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下列关爱他人做法恰当的有(     

①小华把旧衣服洗干净叠整齐,捐给山区孩子

②社会爱心人士为高温作业的环卫工人送去冷饮

③小玲推开大门,让抱孩子的阿姨先进入商场

④校广播站如实播出小欣家庭困难,号召捐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六十多年来,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以他们为榜样,我们应当(     

A.积极承担责任,讲究代价与回报

B.行己有耻,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C.积极奉献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

D.树立正确职业观,规划职业生涯

20、2023年3月24日,在江西宜春,一位孕妇着急挂号请求插队,一位男士礼貌让出自己位置后毫不犹豫地转身,主动站到了队伍的最后,没想到接下来发生了更加动人的一幕:队伍里的人看到后,都主动依次站到了队尾,又把让位的男士“让”回了原位。简单的转身一“让”(     

①体现了谦让、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②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③能杜绝摩擦,消除隔阂④透出了关爱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我的角色我的责,幸福生活靠尽责。

勇担责任付代价,尽职尽责收获多。

22、判断说理

(1)小闽双手接过老师颁发的“三好学生”奖状,并向老师鞠躬致谢。

判断:

理由:

(2)健全人小福同学在元旦环城赛跑中使用交通工具。

判断:

理由:

23、202210月,郑州一男子出于恶作剧心理,将他的核酸检测结果篡改成“阳性”,并发给曾同桌吃饭的朋友吓唬对方。之后,这位不知实情的朋友将情况上报,防疫部门立即启动应对措施,后发现这是一个玩笑。派出所依法对该男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罚款500元。对此,有网友说,开玩笑是公民的自由,开个玩笑被行政拘留是小题大做。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请你帮忙10

李壮是个很热心、豪爽的男孩,平时不论谁找他帮忙,他总是一口答应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答应的事情往往不能兑现,事后也不给对方解释清楚。渐渐地,大家有事再也不愿意找他了,甚至有的同学还有意疏远他。李壮非常委屈,

觉得大家都不理解他。

1你觉得李壮的问题在哪里?2

2请你出主意帮助他解决。8

 

25、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正以不可遏制的势头走进人们的生活,对此有人说:“网络美丽但有陷阱。”

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6、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是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追求,我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关注生活:同学们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到,2016年12月15日,参加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的东台市的崔卫香载誉归来。此次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旨在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1985年,刚出生的崔卫香被养父母收养,1999年,养母不慎受伤终生瘫痪。时年15岁的崔卫香无奈放弃学业,回家照顾双亲。她学着种田养猪,没日没夜地精心照料养母,洗脸擦身,喂水喂饭,用稚嫩的双肩让摇曳动荡的家日渐安定下来。2008年初,崔卫香毅然带着瘫痪养母和患病父亲一起出嫁。“17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养父母”的事迹,传遍盐阜乃至全国大地。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崔卫香为什么会得到表彰?

发现问题:与模范对比,我们才能找到自身的差距。同学们通过对本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如下信息:

履行责任状况调查

心态状况调查

对父母及家庭条件

对学校施设及教学条件

能认真履行

26%

非常满意

18%

非常满意

21%

偶尔或从未履行

58%

经常抱怨

59%

经常抱怨

72%

无所谓

16%

无所谓

23%

无所谓

7%

 

2)分析以上信息,你认为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身上存在哪些问题?请分别结合学生在家庭、在学校中承担的不同角色,谈谈学生应该怎么做?

明理导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幸福,社会才能和谐。家庭中也容易暴发“爱的战争”:年关岁末,一些学生总会许诺同学,将在圣诞节送出价值不菲的礼物,在遭到家长反对的时候,学生骑虎难下,往往会产生家庭矛盾。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这些学生摆脱困境。(至少两个角度)

 

27、欣赏漫画,回答问题

(1)请谈谈你对待人礼为先的认识。

(2)你认为如何才能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28、尊重在古语里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现在已逐渐引申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善于尊重他人。

(1)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2)在生活中,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