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新媒体时代的抗灾救灾, ① 关注灾情, ② 关注舆情。近几年的一些灾难应对中,我们 ③ 看到一些地方 ④ 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充分、不主动,在舆论场引发“次生灾害”。 ⑤ 如今的舆论格局和传播生态与过去截然不同,有的干部处理灾害事件时沿用过去的套路,不能及时发布准确、全面、真实的信息, ⑥ 在信息发布中玩瞒和骗的把戏,已经越来越行不通。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不仅 | 还要 | 常常 | / | 那么 | 也 |
B | 除了 | 还要 | 多次 | 因 | / | 甚至 |
C | 一定 | 也 | 多次 | / | 因为 | 所以 |
D | 不仅 | 更要 | 因为 | 因 | 因为 | 甚至 |
A. A B. B C. C D. D
2、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
A.15岁、20岁、30岁、40岁
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
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
D.13岁、20岁、30岁、50岁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无声的联系”并非冷漠无情,当他人身陷困境,能够 ,敢于挡风遮而。明代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谋面,却彼此 、互相赠答。郑少谷去世时,王于衡哀伤至极,为朋友千里奔丧。人与人的交往,都是平日看似平常,有事时却显非常,患难与共、 ,既给人力量,又让人温暖。
A.锦上添花 羡慕 肝胆相照
B.雪中送炭 倾慕 肝胆相照
C.锦上添花 羡慕 披肝沥胆
D.雪中送炭 倾慕 披肝沥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英国政府着手制定相关新法律,计划严厉打击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主要原因是由于担忧这些资产被用户用于金融犯罪和洗钱。
B.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最为精细也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工作呈现在观众眼前,重新燃起了人们对中国自古沿袭的匠人精神的热议和追捧。
C. 格力电器与阿里巴巴签署了百亿级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零售、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进产业方面的颠覆式变革。
D. 第二架C919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这意味着我国两架C919飞机均进入试飞状态,项目迈入全面试验试飞。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昭示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脚踏实地,登高自卑,决不能好高骛远。
②这个学生诚恳乖巧、聪明伶俐,凡是老师讲的,他都能师心自用,用心领悟,所以一直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③在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里,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初出校门的年轻人,面对人生的诸多选择,决不能胶柱鼓瑟,和一次次机会擦肩而过。
④无论是总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诊疗室,还是领先于世界水平的治疗方法,都令国内外同行唯有望其项背。
⑤中国一些产业的崛起,正是因为突破了传统发展路径,将资本武器与现代化管理工具相结合,以技术和市场为导向,在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方面获得了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
⑥面对年轻同志的意见,老同志要始终保持可亲可敬、值得信赖的态度,不能满嘴官话,老气横秋,端着架子摆谱。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③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绝墨
谈歌
民国三年冬月,保定下了第一场大雪。“飞云酒楼”老板侯洪志让伙计去请城内几位丹青高手,来酒楼品酒论画。
十几个丹青高手先后踏雪赶来,众人就在楼上饮酒论画。洪志乘兴涂抹出几枝梅花,众人齐声喝彩。洪志得意,唱了一段二黄原板,高亢响亮。一曲唱罢,楼下有人喝彩。洪志探头一看,是个黄脸汉子,就请他上楼叙话。
黄脸汉子朝洪志一拱手:“老板果然好唱家,可否乘兴再唱一曲?”洪志笑道:“侯某今日就为客官助兴。”就又唱了一段西皮。黄脸汉子击掌赞叹,走到桌案前,提起笔,饱蘸了墨,就在纸上涂抹了一张画。洪志和众人不觉屏住了气,就见汉子笔墨雄浑,气势磅礴,一幅“山流水图”跃然纸上。汉子掷笔拱手:“侯老板,今日就以此画相赠吧。”洪志苦笑道:“侯某做了多年井蛙。今日得遇大手笔,方知天高地厚。明日,我就关闭酒楼,专意丹青。”
第二天,“飞云酒楼”果然改了字号,挂出“洪志画坊”牌匾。洪志从此终日躲在楼内作画,如此过了两年,“洪志画坊”在保定画坛声名大噪。
那天,洪志正在作画,忽听有人哈哈大笑:“侯老板果然长进。”正是当年那个黄脸汉子。洪志起身拱手:“请多指教。”汉子四壁看看,失笑道:“侯老板果然生意人。”洪志一怔:“此话怎讲?”
汉子哈哈笑道:“我看到四壁皆是浓浓的商贾气。”洪志就白了脸,木在了那里。汉子笑道:“不日我也开一画坊、还请侯老板多多照应。”说罢,唱一个喏,转身走了。过了几天,洪志画坊对面,果然开了一座画坊,字号“山月画店”。门前一副对联:笔贵丹心一寸,墨崇碧血千秋。
起初两店不分高下。后来,洪志的生意就淡下来,眼睁睁看着汉子那边的生意火爆起来。那汉子似乎成心与洪志作梗。洪志画梅,他便也画梅。洪志画花鸟,他便也画花鸟……洪志开始还忍让,到后来就找到那汉子店中。
洪志恶笑道:“你逼得我无路可走,就不怕我杀了你?”汉子笑道:“自古作丹青者,都是斯文中人,侯老板怎会用屠夫手段?侯老板心灵聪慧,一味争强斗狠,笔下自然呆滞,难脱俗气。”侯洪志一愣,脸就红了。
汉子道:“善画者,以山为居,以云为所,仗笔走天涯。积一世心血,积劳,积思,积墨,积石成山,积情为画。意到物我两忘,忘喜忘忧忘梦忘醒,忘乎忘耶,不忘犹忘。”洪志朗声而笑,拱手道:“多谢指教。”
那一日,来了一客商,自言河南画贩,姓李。张口要买洪志“梅花图”,讲好要十种梅花姿态。并说只要画得好,每张按一百大洋收购。当场放下五百定金,洪志点头应下,写了收据。洪志至此闭门谢客,画了两个月。姓李的客商前来取画,细细看过,微微皱眉道:“恕我直言不讳,侯老板是认真用了心力,只是仍旧呆滞了些,少了灵气。”
洪志冷笑一声:“但请指教。”李客商从怀中取出一张画来,竟是一张“红梅图”。画中大雪纷飞,梅花争奇斗妍,一朵朵迎风欲动。两下比较,洪志那些梅花确有些呆傻了。洪志脸涨红了,朝客商拱手道:“此画让我大开眼界,若兄台再宽限两月,十张画我可重新画过。”
李客商道:“只要画得精湛,再等两月,并无妨碍。”
转眼两月过去,十张梅花图画毕,却不见李客商来取货。这一天,洪志听到有人叩门,竟是那个黄脸汉子:“听说侯老板近来笔下功夫精进,也让我一开眼界。”
汉子四壁观看,笑道:“今日与侯老板切磋画艺,该弄些酒菜才对。”洪志怔了怔,便到楼上搬下酒菜。汉子坐下独饮。洪志笑道:“你不怕侯某酒中下毒?”汉子笑道:“你四壁画中已然全无杀气,莫再饶舌,一同坐下饮上几杯。”二人就埋头吃酒。汉子自斟自饮,渐渐面色潮红,饮尽最后一杯,一张口,一口血喷出来。洪志惊了脸:”先生怎么了?”
汉子惨笑:“我将不久人世,日后不会再逼你了。今日来是要看看你那十张梅花图画得怎样了?”洪志一时呆住。汉子掏出一张纸来,洪志定睛看去,正是给李客商的收据。洪志顿悟,泪如泉涌:“洪志浅薄愚昧,误解了先生一番苦心。”汉子笑道:“侯老板莫做女儿态,请拿纸笔来。”
洪志忙送上笔墨,将宣纸铺上桌案,一旁垂手侍立。汉子起身站定,拈过笔来,就在砚中饱蘸了,却不落笔。目光迷离,悲喜全无。侯洪志刚要说什么,汉子一张口,一口血就喷在了那洁白的宣纸上,只见红红的暴浸开来。汉子大笑一声,伏身在案,笔走龙蛇。就着那血,勾出一幅“梅花斗寒图”。洪志看得眼呆,失声叫一句:“先生就是……”汉子似用尽了全身的气力,软软坐下,脸似纸白。
洪志猛地胞例:“请收洪志为徒。”汉子笑笑:“你我早已师徒一场,你画梅花,便要化为梅花。所谓出神入化,入可纵横无忌。”洪志怔怔的,听得如痴如梦。汉子仰天笑道:“幸甚至哉!惟笔在握,可拙不移,痴心不易,梅花香自苦寒来!”笑罢,起身,出门。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侯洪志邀请丹青高手们品评“梅花”作品和其即兴“唱了一段二黄原板”的情节,都鲜明地体现了保定文人的地方特性。
B.便洪志学画,经历了“得意”“苦笑”“恶笑”“跪倒”等心态变化,这也是他自我认识和艺术境界实现开阔融合的成长路径。
C.黄脸汉子以画相赠、开店竞争、派人买画等情节,均出于对侯洪志的欣赏,洪志在多次“交锋”中实现了画技的飞跃。
D.“洪志忙送上笔墨,将宣纸铺上桌案,一旁垂手侍立”,写出了侯洪志内心对黄脸汉子的恭敬,已经认定他为自己的师傅。
【2】对文中“梅花斗寒图”这一场面描写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见红红的暴浸开来”,“暴”写血喷射的速度之快、流量之大,“浸”写出血在纸面浸染之深、之酽,以细节衬托人物精神。
B.“先生就是……”,与《孔乙己》中“跌断,跌,跌…”一样,都运用留白手法,含蓄蕴藉,戛然而止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C.作者善于调动色彩,“洁白”“红红”“纸白”,对比鲜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有这样的妙笔,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D.“软软坐下,脸似纸白”作者采用了比喻手法,形象、传神地写出黄脸汉子在尽心竭力激励和传授侯洪志画技后的病重状态。
【3】本文以“绝墨”为题讲述了一个“师徒一场”的奇绝故事,黄脸汉子为师之“绝”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晨曦文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指导老师提供了语言特色、人物塑造、主旨表达三个角度,请任选两个角度写短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君子心怀天下并非易事。它是《荀子·劝学》中的自我审视,力求“①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修为;它是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举杯豪饮后,抒发的“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的老当益壮的豪气;它是韩愈在《师说》中奖掖后进,发出“④________________”的诚挚赞赏;它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辞官而不推责,愿“⑤________________”的无怨奉献;它是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生疾苦,希望“⑥________________”的济世情怀;它更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心系民生,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深沉喟叹。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2)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交代游赏时间、人物、方式和地点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俄国的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如果你还是风华正茂的学生,你就应该具有这样的风采:“书生意气①_____________,指点江山,②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如果你将来成为人民的公仆,你不仅要像欧阳修一样做到与民同乐,更要学习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精神。“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如果你将来是一名铁面无私的执法者,就应该做到:“⑤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⑥_____________,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但是当国家面临侵略的时候,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不怕牺牲,义无反顾地拿起武器,:⑦“_____________,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⑧_____________!”这便是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鹏之背,___________________;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_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此诗写于745年,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李白和杜甫在鲁郡再次相逢。分别之时,李白写下此诗。杜二甫即杜甫。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首联说趁离分别还有时日,要转进时间赏遍周边的美景。
B. 颔联“重有金樽开”一句表达了李白对于再度豪饮的强烈期待。
C. 颈联中一个“明”字使作者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一丝明丽的色彩。
D. 作者最后以飞蓬自比,表达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迈情感。
【2】故事中和“秋”字搭配的意象多数情况下都表达悲凉之意。下列诗句中加点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个意象不同的一项是
A.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B.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
C.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D.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3】“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东晋道士,入罗浮山炼丹)。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是杜甫在当时为李白写下的一首《赠李白》。结合诗句的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第五琦,京兆长安人。少孤,事兄华,敬顺过人。及长,有吏才,以富国强兵之术自任。时太守贺兰进明甚重之。会安禄山反,进明迁北海郡太守,奏琦为录事参军。禄山已陷河间、信都等五郡,进明未有战功,玄宗大怒,遣中使封刀促之,曰:“收地不得,即斩进明之首。”进明惶惧,莫知所出,琦乃劝令厚以财帛募勇敢士,出奇力战,遂收所陷之郡。令琦奏事,至蜀中,琦得谒见,奏言:“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若假臣职任,使济军须,臣能使赏给之资,不劳圣虑。”玄宗大喜,即日拜监察御史,勾当江淮租庸使,寻拜殿中侍御史,寻加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促办应卒,事无违阙。于是创立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盐,官置吏出粜。其旧业户并浮人愿为业者,免其杂徭,隶盐铁使,盗煮私市罪有差。百姓除租庸外,无得横赋,人不益税而上用以饶。
初,琦以国用未足,币重货轻,乃请铸乾元重宝钱,以一当十行用之。及作相,又请更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与乾元钱及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既而谷价腾贵,饿殣死亡,枕藉道路,又盗铸争起,中外皆以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乾元二年十月,贬忠州长史,既在道,有告琦受人黄金二百两者,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期光以为此是琦伏罪也,遽奏之,请除名,配流夷州,驰驿发遣,仍差纲领送至彼。
宝应初,起为朗州刺史,甚有能政,入迁太子宾客。属吐蕃寇陷京师,代宗幸陕,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请琦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充关内元帅副使。未几,改京兆尹。车驾克复,专判度支,兼诸道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又加京兆尹,改户部侍郎。前后领财赋十余年。鱼朝恩伏诛,琦坐与款狎,出为处州刺史,历饶、湖二州。上以其材,将复任用,召还京师,信宿而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
B. 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
C. 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
D. 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录事参军”是官职名,其中的“参军”最初是丞相的参谋,其职责是参谋军务。
B. “乾元重宝”是唐肃宗乾元年间由官方铸造发行的一种铜质货币,因其兑换率很高,故称“重宝”。
C. “配流”是我国古代把罪犯发配、流放到远地的一种程度很重的刑罚,早在唐代时就产生了。
D. “车驾”本义为马驾的车,后又指帝王的车,因而又把它作为帝王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五琦很有为官才能,深得上级的信任和重视。他曾帮助太守贺兰进明收复失地,被唐玄宗授以重任。
B. 第五琦对于各种交办和应急的事都处理得很好。他创立的盐法既没让老百姓增加赋税,也让皇上用度富足。
C. 第五琦因为改革货币而遭受攻击。有人把饿死人的责任全推给他,因而他被贬官除名,发配夷州。
D. 第五琦管理财赋的能力出众。他管理财赋十多年,曾被郭子仪任为粮料使,又曾被皇上任为户部侍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除租庸外,无得横赋,人不益税而上用以饶。
(2)上以其材,将复任用,召还京师,信宿而卒。
14、阅读下面两幅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图一《进化:我们的生存工具》 图二《进化:我们的书写工具》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工具和书写工具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当今信息社会,人类生存的工具已经发展为鼠标,而人们的书写也不再需要笔。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