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货/恶其弃/于地也
B.是故/谋闭/而不兴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屋舍(shè) 俨然(yǎn) 豁然(huò)
B.邑人(yì) 垂髫(tiáo) 缤纷(bīng)
C.问津(jīn) 阡陌(mò) 诣太守(yì)
D.刘子骥(jì) 间隔(jiàn) 平旷(kuàng)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B.《大雁归来》通篇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的活动,说明了大雁是人类有益无损的伙伴。
C.《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文章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有力,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议论文。
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岩石记录时间的特异功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百里杜鹃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展现的画面。
【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6、古诗文默写。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小石潭西南一带溪水曲折之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即使饱受磨难,我们也应像陆游笔下“_______,_______”的梅花(《卜算子·咏梅》)那样坚贞自守,不改本色。
(3)人生的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种凄凉苦楚,只有身经离乱、夜雨难眠的杜甫才能懂得;“_______,_______”(《卖炭翁》),这种矛盾辛酸,只有生计艰难、衣不御寒的卖炭老者才能体会。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________)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_______)的家书摘编。
(2)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目组需要选演员。请你在下面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名著内容挑选合适的人来扮演。(用文字描述形象并说明理由)
A.保尔·柯察金 B.朱赫来 C.丽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口罩》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口罩
黄大刚
(1)街上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了。开始零星几个人戴,人们还像看怪物似的,嘴上不说,眼里却藏不住不以为然。那个时候,疫情就像天边的闷雷,除了偶尔传来隐隐的几声动静,大力住的地方还是艳阳高照。偶尔谈及,也总是说:“武汉离咱这儿十万八千里远着呢,微信上说,人不会传人,可防可控。”
(2)朋友圈关于疫情的消息越来越多,还明确了,人是可以传人的。大力所在的地方也不幸免,爆发了一例,过后,每天都有新增病例。官宣的防控措施中有一条“戴口罩,讲卫生”。可口罩呢?大力茫然的走在大街上,找寻药店,年假还没放完,不少药店还是铁将军把门,好不容易遇到开门的,有限的存货早已卖个精光。
(3)大力想到了几个平时挺有门路的朋友,电话才接通,他还没开口,对方就要他帮忙弄几个口罩,真是打铁打到钳子上来了!
(4)怎么才能弄到口罩呢?他想到了在医院当护士的表妹,给表妹打了好几个电话,她都不接。难道表妹知道她要口罩?现在向表妹开口要口罩的人一定很多,她肯定没那么多口罩,便有意不接他的电话。大力忐忑不安地胡思乱想。过了饭点,表妹的电话来了,表妹说,她被抽调到发热门诊做疫情防控工作了,现在才下班,饭还没有吃呢。“哥,你有什么事吗?”表妹追问道。“哦,也没什么事,你这段时间辛苦了,一定注意休息,更要注意做好防护。”心里想着口罩,可到了嘴边,却是这样说。
(5)大力发现,隔壁的亚方也没有买到口罩。大力以前和他有矛盾。亚方在农贸市场卖猪肉,卖肉的箩筐总是放在门口,有一股难闻的腥味儿,大地很是厌恶。大力开始是委婉的暗示,后来是义正词严的交涉,可亚方总是置之不理,还理直气壮的说,那地儿不是大力的,大力无权过问。大力气急败坏,两个人差点打起打起来。最后,物业来调解,这算这事才算过去了。可两人心里总有个疙瘩,遇见了都没有好脸色。
(6)大力从微信上得知,政府在一心堂药店设了点,可以凭身份证限购口罩。大力起了大早,可到一心堂时,队伍已排到街上,整个队伍就大力不戴口罩,显得很另类。大力时不时焦急的踮起脚跟往前张望,担心排到自己时口罩卖没了。他不安的举动惹得排在前面的人不时回头看他,虽然口罩遮住了表情,但眼神里流露出别样的意思。大力有点恼火,心里说:“哼,看什么看,我又不插队。”看了好几次后,那人说话了:“兄弟,你怎么不戴口罩呢?”“没有口罩我戴什么戴?”大力没好气,可那个人一点也不生气,从口袋掏出一个新口罩,“戴上,注意做好防护。”大力愣住了,这话虽平常,但在大力心里却掀起了狂涛巨浪,隔着口罩他看不清那人的脸,却感觉是那样的亲近。
(7)大力喜滋滋的把买到的口罩宝贝般放到抽屉里时,惊喜的发现,抽屉里还有一包医用口罩。大力想起来了,入秋后鼻炎发作,便买了两包医用口罩,后来,鼻炎减轻了,便忘了这事儿。
(8)再次见到亚方,亚方还是一点防护都没有。大力好心好意的询问:“你没有口罩吗?”亚芳只是白了他一眼,一句话也不说,走进家门,重重的把门关上了。大力从抽屉里拿出口罩来,老婆问:“拿口罩干嘛?”大力指了指隔壁:“给他几个。”“这种人也值得,你瞧他刚才那样,染上病毒活该。”老婆愤愤不平。“农贸市场人来人往,没有防护,感染风险很大,万一真被感染了,我们不是一样也有风险吗?”
(9)当大力敲开门,把口罩递给亚方时,亚方连声说着谢谢,大力嘱道:“戴上,注意做好防护。”那是大力在一心堂排队时,那个戴着口罩的陌生人对他说的话。
(摘自《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5期 选文有较大删改)
【1】在选文第(1)段中,人们看到戴口罩的为什么会不以为然?
【2】为了弄到口罩大力都做了哪些努力?
【3】根据选文内容推断第(6)段中加点的“别样的意思”,可能包含哪些意思?
【4】结合现实生活,小说结尾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9、请以《良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得抄袭;(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