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绵阳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下列古语最能体现这一情怀的是(     

A.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我们心中都充满着对美好集体的向往,亮亮和丽丽的对话表明同学们对美好集体的憧憬是(     

   

①友善相待、分工协作       ②目标一致、共同进步

③个人优先、充满竞争       ④愉快交往、民主公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建设法治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三者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全民参与、依法治国

C.依法治党、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D.依法治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

4、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现场大屏幕上,由超过1亿人参与数字火炬传递而汇聚成的“数字火炬手”,高擎火炬奔赴而来。万众瞩目中,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与“数字火炬手”一道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A.说明生活因创新而变得更加美好

B.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激发创新意识

C.说明创新颠覆人们的出行方式

D.为知识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5、小闽准备以“共享发展成果”为题撰写小论文,下列选项可作为论据的是(     

A.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

B.企业增加产品研发经费投入

C.国家注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D.社区组织居民开展志愿服务

6、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 13.22 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 48.8%。这说明我国(     

A.应先保护自然环境,然后大力发展经济

B.要走绿色发展道路,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C.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

D.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解决能源危机

7、2022年,新华社发表《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述评》。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画卷徐徐铺展……下列符合我国民主建设进程的是(     

①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②探索民主制度的足音③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8、习近平在中央第五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强调,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国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这是因为(     

A.教育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B.教育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C.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教育

D.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9、某学校附近有一条交通要道,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此地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该校中学生小明直接给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反映情况。有关部门便在此地设置了红绿灯,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小明同学的事例启示我们(     

①要在实践中增强民主意识②应增强民主参与的责任意识

③要积极参与公民民主选举④可以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8%。根据国家卫健委测算,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这表明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A.人口众多

B.总人口增速趋缓

C.老龄化加剧

D.大量的人口流动

11、下列古语名言中,对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警示作用的是

①“独行快,众行远。”

②“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③“致天下之智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2023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搭建国家层面老有所为平台,发挥其有益补充、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A.是因为我国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B.有利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C.体现银龄教师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D.是因为教育是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13、“天问一号”探测火星、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成功返航、“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     

A.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B.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己全面领先世界

C.创新应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中心工作

D.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重心

14、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疫情回归25年,每当香港遭遇困难,祖国总是第一时间鼎力援助。一件件、一桩桩,生动诠释了“香港有求、祖国必应”“祖国永远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最大支撑”。这说明(     

①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力挺香港战胜风险挑战

②“一国两制”为香港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设提供了重要机遇

③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

④毫不动摇坚持“一国两制”,香港未来一定会更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下面是几位同学对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所学知识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明自信

B.五个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C.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

D.四个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

16、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由此可知,中国书法(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独具特色、一成不变

C.薪火相传、领先世界

D.吸收外来,名扬世界

17、从飞天梦圆到圆梦天宫,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二十年的时间,在前期打下的扎实基础上,稳步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又一座彪炳史册的“里程碑”,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中国人航天圆梦的历程启示我们(     

①漫步太空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③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国精神④飞向太空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实施拉开了双减的序幕。国家稳步推进教育改革,是因为(     

①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培养高精尖人才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监督 ③民主决策 ④民主管理 ⑤民主协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0、同学们搜集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时事材料。

亚运赛场内外,智能无处不在。全球首创“亚运数字火炬手”,让来自全球的亿万数字火炬手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参与盛会;“智能亚运一站通”,为观众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及票务等一站式服务;赛场上萌萌的机器狗,不仅能当啦啦队员,还能运送铁饼、花式比心……

请为上述材料选择恰当的标题(       

A.智能亚运,尽显科技魅力

B.技术助力,建成体育强国

C.数字赋能,激发竞赛潜能

D.教育为本,实现数字亚运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下,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全体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世界战疫形势严峻。然而,一些政客借疫情对中国多番诋毁、抹黑,针对疫情下中国的担当和一些政客的行为,同学们进行了讨论∶

甲:诋毁抹黑行为实在可恨,中国实力足以独立应对,不要多管闲事。

乙: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加强国际合作,同舟共济才能战胜疫情。

22、有人认为: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上登顶榜单之首靠的是自主创新,“中国制造”现在已遍及世界靠的是自主创新。所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全要靠自主创新。

请辩析观点。

23、小林和同学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上,和同学一起扶起老人,询问其是否要去医院。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人类命运彼此相依,未来需要共同守望。某校九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近几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迈克尔·穆勒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已引起世界共鸣、响应。

为什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已引起世界共鸣、响应”?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6、材料一:十三五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二:2013年,中国企业频繁在海外举行高铁展,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大力推介中国高铁。泰国愿以大米换高铁;中国与匈牙利、塞尔维亚三国宣布合作建设匈塞铁路:国外政要相继在华实地乘坐体验高铁……“高铁外交,一方面推动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成为促进合作共赢的外交新名片

材料三:2014年1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才能更多培育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才能有效克服资源环境制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1某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决定在全校开展系列创新实践活动。请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并提供两种活动形式。

2以上材料共同表明我国坚持实施哪些战略与基本国策?

3李克强总理为什么要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7、2022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7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7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和新疆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特殊关怀下,在其他省份和地区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辉煌成就,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2)我国应坚持怎样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3)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28、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你校准备开展以“辉煌成就显优势,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的校园系列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活动一 感悟辉煌成就

(1)请列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至少2个)

活动二 见证人民情怀

(2)在新的征途上,我们应如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正惠及全体人民?

活动三 争做好少年

(3)用实际行动向党献礼,争做担当好少年。请向同学们提出行动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