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充盈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盼环保”“求生态”的国情依据是( )
①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②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③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 ④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台北代表团入场时,现场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运动员表示对进场的欢呼声及场面浩大留下深刻印象,明显感受到中国台北代表团欢呼声更热烈。这表明( )
A.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两岸同胞期盼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C.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D.坚持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方针
3、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或停车让行。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礼”更是“法”。这体现了( )
A.良好交通秩序只需要发挥法律规范作用
B.只要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就能礼让行人
C.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二者可相互取代
D.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在当前形势下,两岸同胞应该共同努力,积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和正确道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
D.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
5、据统计,截止到3月,内地高中新疆班办班城市45个,办班学校增加到93所,累计培养学生7万人。这样做( )
①有利于为新疆发展提供人才支持②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③有利于密切新疆与内地的联系④是尊重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具体体现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6、近年来,地摊经济备受关注。针对地摊摆卖,广州建立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和临时摆卖点,并制定多项细则进行管理。对“路边摊”有序“放”、科学“管”。这( )
①在保持良好市容环境秩序的同时增加社会活力
②促进城市经济高速增长
③平衡了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
④考验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带来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等观念。本节课老师最可能讲的是( )
A.坚持改革开放
B.人民当家作主
C.创新改变生活
D.建设法治中国
8、今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小刚举报泄露国家军事机密的行为
B.小钱利用网络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C.小赵成功劝阻了一起野外放生巴西龟的行为
D.小李及时抓拍军车发到朋友圈获得多人点赞
9、下列选项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 )
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8%
②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③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458项项目合作成果
④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20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20%。这一佳绩充分说明了( )
①中国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与动力源
②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中国开辟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这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11、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井冈山精神抗炎援朝精神特区精神探月精神 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 ……************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主义新时代 |
①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
②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③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从小事做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全区上下守望相助,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②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④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是( )
A.党的十九大
B.党的二十大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
14、过去的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1万亿元,同比增长3%。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此理解无误的是( )
A.党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助力全面小康的实现
B.面对成就,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发展有信心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党的最高理想
D.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15、掌握核心观点是思政课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观点正确的个数是( )
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针对日本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请你作为中国中学生代表,运用所学知识对日本政府进行劝告。下列内容不适合用于劝告的是( )
A.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B.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D.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
17、2023年自贡市“盐都思政讲坛”宣讲活动走进学校,以“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以江姐、卢德铭等革命先烈事迹为主线,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为师生们送上了丰富的精神大餐。该宣讲活动有利于( )
①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②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传统教育创新性发展
③构筑中国价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完美绽放青春梦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已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继续回落,多个省份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如图所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公布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
①迅速提高我国人口素质②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④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以下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成就的有( )
①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
②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任务完美收官
③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划分为6级
④C919大飞机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这说明自信的中国人( )
A.对发展有信心
B.对国家有认同
C.对文化有底气
D.对梦想有追求
21、礼貌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
22、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主要靠勤苦,是不需要创新的。
判断:( )
理由:
23、 (创新永无止境)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对此,有以下两种观点:
甲:嫦娥四号显实力,自主创新很重要。 乙:创新国家已建成,吾辈无须努力。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一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尽管成绩突出,但挑战依然不少。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黄旭华说:“关键核心技术买是买不来的,要是要不来的,求也求不来的,都得靠自己。”
(1)材料中画线的内容给我们传递出哪些信息?
(2)请你描述一下我国的科技现状。
25、新年尹始,思品课老师组织同学们对欢度羊年春节中的各春节习俗进行讨论,也请你积极参与:
情景一:“爆竹声中一岁除”,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习俗,但小彬耳听四面八方传来的爆竹声,看着眼下一堆爸爸买来的烟花爆竹,却产生了犹豫:放还是不放?
(1)你支持小彬不燃放的原因有哪些?(4分)
情景二:春节要拜年,中国人的春节拜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从最初的登门造访到电话短信,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用视频、音频、图片拜年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从传统的派发红包到今年的网上“抢红包”。在和家人团聚的同时,对着手机“傻乐”,不时更新微信社交圈和查看讯息成了不少中国年轻人的习惯。
(2)材料反映现代科技对节日习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情景三:春节期间走亲戚的习俗,这本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但对许多孩子来说,被长辈“逼问”学习成绩、交友情况、压岁钱多少、体貌……成为一年一度最“糟心”的时刻,对这一传统年俗产生了“恐惧感”。
(3)怎样才能消除孩子对“中国式走亲戚”的恐惧感?(4分)
26、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规定,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一名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履职期间,要协助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参加学生保护委员会、学生欺凌治理等组织。
2022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出现反弹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仍存在较多的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等现象。
(1)请你尝试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请从两方面作答)
(2)如果你遭到了校园欺凌,你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7、材料 创新无处不在。移动支付、刷脸进站、在线教育、大数据分析、远程会诊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我们每个人都能从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创新的力量。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8、人物档案:小明是初一学生,下面是他的生活片段。
片段一: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增多,小明感到时间不够用,作业多次不能按时完成,经常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成绩也有很大的下降,他的父母很着急。
【我感悟】
(1)对待学习,我们的正确态度应是什么?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学会学习?
片段二: 在平时关注新闻的时候,小明了解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升级,它已经具备了自己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我思考】
(2)小明认为: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必将取代教师的作用,我们可以减少与老师的交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片段三: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自2013年创办起,每年一届,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寻找最美”系列活动中持续时间长、社会效益佳、收视范围广的活动之一。活动致力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少年儿童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孝心少年,感动你我;传递孝心,有你有我。在观看了颁奖典礼后,小明深受感动,决心以实际行动向这些孝心少年们学习。
【我行动】
(3)请谈谈自己今后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